明季南略·卷二·南都甲乙纪(续)
正月纪
大清顺治二年(乙酉)、宏光元年正月初一乙酉朔,上御殿,受朝贺。
初六(庚寅),加史可法太师、马士英少师、王铎少保,予荫;以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办事。可法辞太师,许之。
初八(壬辰),流星入紫微垣。方允元、杨兆升为吏、兵科,冯志京、张茂梧、袁宏勋、周昌晋补御史,余飏为稽勋员外郎。史可法奏荐赞画刘湘客;又奏择将守邳。马士英奏撰张捷、卢九德敕;又奏除禖官九十五员。阮大铖报治江筑堡,上嘉之;又请黄蜚、杜宏域联络水路。刘泽清请添水兵。制丹阳陆路视良乡例,给邮符。
初九(癸巳),监军卫胤文奏:已冒雪抵徐。吏侍郎陈盟奏:川事溃裂。贵抚李若星奏:川贼势甚猖獗。赣抚李永茂奏:寇扰汀州。钟斗添注太常少卿,郭如闇、方士亮补户、刑科。进丽江土知府木增太仆卿。总兵刘洪起击贼于襄城,俘斩五百余人。马士英请赐陆献明抚黔功;予荫,子入监。御史沈某请举郊祀;命俟之。命黄得功、刘良佐进屯颍、亳;受命不行。高杰提兵直抵关、雒,进据虎牢。运司解银万两渡江,为镇江都督郑彩截留;诏谕彩勿擅。
初十(甲午),修奉先殿及午门、左右掖门。邹之麟为应天府丞。四川参议耿庭录改遵义监军。御史凌駉巡按河南,给吏部空札三十张、兵部空札一百,以待矢义南归者。户部尚书张有誉奏:江北各藩新旧兵饷额本有定,今所增万不能支;令督辅议察。工部请裁御前料价以供楚饷;上不许。侍郎何楷定各镇鼓铸。太监高起潜言边将不宜内转;又请银市马,命给太仆寺银五万两。
十一(乙未),马士英奏杨御蕃五载战功;着进左都督及马进忠、王允成并加太子太保。晋众臣迎驾之劳,补指挥、千户等官。命各府推官稽察官役冒工料。允刑科钟某言,凡监纪等官猾棍白丁借题募府骗钱者,悉行驱逐。许定国诱杀兴平伯高杰于睢州。
十二(丙申),高允滋补御史。安抚黄某荐废籍官李乔等。御史游有伦极言朝臣、镇将背公植党。部院剧震,分请马士英饮酒。刑部尚书解学龙奏从逆六案;以登极初,停刑。
十三(丁酉),户科陆某请覈学田输谷裕国;从之。河南副将郭从宽缚长葛县伪令来献。
十四(戊戌),叶廷秀添注光禄少卿。户部尚书张有誉言:旧制钱粮各处必解部,派发于外,宜着为令;从之。禁宗室入京朝见。太监高起潜请佃丹阳练湖,可岁得五万金;从之。又奏浦口增建墩台;着工部估价鸠工。太监韩赞周告退;与其定策大功,不允辞。田仰奏叙效劳将领。凌駉请早定恢复大计;命专畀刘泽清、王永吉。太监孙某劾奏盐臣李挺欠银二十六万;不许其报竣。
十五(己亥),刘泽清报年终措饷给兵;温旨奖其忠义,又允行间事不中制。蔡秋卿广东海北道。杨振宗奏皖兵缺饷。
十六(庚子),钱增为刑科。松江知府陈亨为四府兵道。张有誉酌定白粮每石折价一两三钱。
十七(辛丑),吏部侍郎蔡奕琛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十八(壬寅),左良玉请留抚臣何腾蛟;有旨:‘五省总督之设,不惟恢复荆、襄,且以接应巴蜀。腾蛟俟高斗枢到任,方行移镇’。
十九(癸卯),刘孔昭请革内地监纪,并汰武弁。又言:‘未尝到王孙蕃榻前商量定策,孙蕃前奏欺妄,大为无耻;刘宪章闻变逋逃,自当与余日新同议’。贡生韩诗予职方主事。工科李清辨其祖思诚误入魏党“逆案”;命下部议。申绍芳为祖特行陈当年回护宫闱旧情;有旨慰勉。真人张应京入朝。史可程自北庭南奔。
二十(甲辰),马思理添注左通政、张时畅尚宝司丞。主事李尔育奉旨宣谕刘洪起、李际遇二人,俱无见;遇张缙彦,即至睢阳而回。命删定“三朝要典”。朱国弼、张孙振劾解学龙。
二十一(乙巳),荫故山东巡抚陈应元子入监。郎中赵明铎为云南提学、黎永庆为贵州提学。赐侍郎阮大铖蟒服。雪推官周之夔罪。谕吏部:‘邹之麟清修自守,着起用’。谕刑部:‘朱一冯身为大臣,多藏厚亡,大丧缙绅之体;其入官七万外,田宅所值几何?九千六百亩之外有无余产?察明’!夺解学龙职。
二十二(丙午),起唐世济左都御史,管右都事。葛寅亮为大理卿、戴英为兵科左。荫故辅丁绍轼子入监。吏侍郎陈盟辞任。太平推官胡尔恺辨罪;有旨:‘壬午南闱关节滥行,缙绅子弟几干半榜;公议沸腾,何止周正仪一人。尔恺已经薄处,姑不究’。
二十三(丁未),刘孔昭请汰多官。尚宝丞耿奉光辨父如杞勤王之祸;上念其首倡可怜,下部察。
二十四(戊申),安远侯柳祚昌荫子入监。尚书黄道周、侍郎梁云构到任。兵科王之晋奏南阳为贼所踞,家乡难归。
二十五(己酉),御史黄耳鼎兼巡上、下江。上林监丞贺儒修论管绍宁贪髦阴奸;诏不问。议修徐州城。
二十六(庚戌),刘应宾太常卿、王梦阳浙江按察使、文士昂云南布政使。赵之龙言章服违制;上是之。令武臣自公侯伯而下,非赐肩舆,并遵骑马;坐蟒、斗牛非奉赐,麒麟、白泽非勋爵,不许借用。御史刘光斗请鉴别大臣;诏衰颓庸钝者,自行引退。
二十七(辛亥),戎政张国维给假归;李希沆代署。前参政陈尧言:‘尝任待诏,侍福恭王有旧劳’;下部寝之。先,贵阳杨师孔与陈同侍,竟得礼部侍郎;盖马士英戚也。加卫胤文兵部左侍郎,总督兴平标下镇将,经略开、归防剿事务。
二十八(壬子),荫徐大绶子入监。吴希哲为工科。赠邱禾嘉左副都御史、冯任右都御史,各荫一子入监。
二月纪
初一甲寅朔,命于嘉兴、绍兴二府选淑女。
初二(乙卯),时东川侯勋卫胡家奴作横;兵部言:‘东川久已革袭。又戚畹向无勋卫,草创滥冒’。命清厘之。覈北京锦衣卫官南奔实迹,不许轻题。荫杜锵太仓百户。袁继咸报郧镇重围。刑科梁某奏:全蜀已无完土。
初三(丙辰),王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李清添注大理丞、徐复阳御史,甘惟、邢大忠云南、广东各按察使。谭振举苏松粮储道、田有年贵州驿传道。严究司库侵欺。谥桂王曰“端”。高起潜请开纳银赎罪之例,上以‘纳银免死,则富豪墨吏何所不至;流罪以下或可赎’;下部酌议。
初四(丁巳),太监王肇基条奏京城购捕方略。钱继登、周端豹各添注尚宝少卿,陆怀玉福建按察使。胡世宗自称越公八世孙,求附勋卫。
初五(戊午),荫故辅未国祚子入监。赠许土柔詹事兼侍读学士,荫子入监。行人朱统{金类}讦御史周粲;命勿究。工科吴某荐起被察官李永昌、周文夔。安庐抚程某奏:‘获假弁王梦旭,自称藩府都司;抢掠民商,辱及关吏。又有铜陵县盗大船,牌额上写“天子一家”’。
初六(己未),阮大铖升兵部尚书,协理部事;仍管巡阅江防。高倬刑部尚书,吏部陈盟改左侍郎、王志道右侍郎。吴本泰添注尚宝丞、关守箴广西布政使。调浙江巡按彭遇颽于淮扬,以淮扬按何纶移浙(遇颽癸未进士,避乱南渡,首附马士英,诞说蜂涌,遂授职方主事,改御史。身任募兵十万,或问饷安出?曰:‘搜括可办也’。才抵任,即移家入杭,纵强奴掠市钱。抚臣张秉贞以问,士英以遇颽边才调用)。有上书言开化、德兴有云雾山为先朝封禁,开之可以助国;命太监李国辅会同抚按勘视。
初七(庚申),赠冯垣登太仆少卿、邹逢吉太仆丞。李长春添注太仆少卿。太监孙元德覈报苏州七年欠饷七十四万两、金花银七万两。
初八(辛酉),朱国弼核勋臣世系无容幸袭;命饬之(天启、崇祯之际冒袭最多,惟有力者得之;如王先通以王守仁异毋弟之后、刘孔昭之父荩臣系刘尚忠出婢外生之子,竟自夺嫡,莫之敢问)。顾元镜为广东岭西道、孙时伟浙江驿传道。遣户科倪嘉庆、中书胡承善掣盐于瓜、仪,加盐课每引五分。
初九(壬戌),杭州机匠疏称旧抚潘汝桢旧泽难忘,□建逆祠系前任事;上以会稿甚明,不允(盖汝桢事,久有言其误者)。
初十(癸亥),马士英以京师水陆各营杂务,全造小印号色分别。高起潜奏分汛筑台事宜。点用云南、贵州试差徐复仪、林志远等。
十一(甲子),兵科戴英论陈洪范所请叙录从行员役,有何劳绩?滥予非宜;上是之。太常卿张元始请虔祀社稷。陆康稷改文选郎中,加沈廷扬参议。宫继阑、曹烨广东、江西副使。叶绍颙太仆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张利民、韩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襄、夏维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一为御史。谥思宗皇太子曰“献愍”、定王曰“哀”、永王曰“悼”。
十二(乙丑),上始御经筵。阮大铖请江上筑堡助工;命张亮、程世昌严督州县经营。中书陈爊自陈拥护有劳,愿与考选;不许。故巡抚蔡懋德之子为父求恤;内批:‘懋德纵贼渡河,一死何赎’?不允。户部言兵饷日增;有旨:‘各督折兵十八万,一切旧兵应并销入数内’。都督杨振宗请裁见糜各饷,以供鼓铸。太监高起潜请饷;着于浙、闽增派二十万。孙元德催解军前饷。史可法请用高杰部将李本深为提督;不许。遣黄道周祭告禹陵。张孙振奏劾礼部尚书顾锡畴。
十三(丙寅),靖江王亨嘉表贺登极,因奏全、永、连三州皆为土贼所踞,抚按匿不以闻。兵部右侍郎徐人龙罢。谕祭兵部尚书张希武。命于苏州织造大婚冠服。
十四(丁卯),谕:‘都督牟文绶久任江上,大肆骚扰。户部所欠之饷,何不速发?坐视流毒。即征盐抵补,催兵起行’。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上谓‘大典创立军府,所养士马岂容枵腹?岁饷几何,不必妄计’!命衰劣在京诸臣俱着自陈。赐罪诛内官刘元斌、王裕茂祭葬,荫子锦衣卫、指挥使。旧府厨役各授百户。姚思孝、沈胤培大理左、右少卿。荫方孝孺裔孙树节五经博士。撤高杰部兵回。遣太监高起潜安抚兴平营将士驻扬州。
十五(戊辰),史可法奏擒贼臣程维孔;又奏左懋第抗节。
十六(己巳),谕部:‘捐助原听民乐输,抄没乃朝廷偶行;岂刁民献媚报仇之事。宗藩、勋戚、武臣须敬礼士夫,与地方相安;不得听奸人拨置,非法罔利’!李嗣京御史。
十七(庚午),谕吏部:‘吏贪民困,全由抚按婪贿。林挚、李仲熊互讦事情,延搁已经十月,虚实应与立剖;何必复行外勘,以滋延卸’!予罪谴尚书刘荣嗣昭雪。予苏松殉节王钟彦、宋文显、施溥祭葬。太常卿张元始请改皇考谥号。
十八(辛未),马士英请免朱一冯籍产。“逆案”杨维垣起用,补通政使。奖卢九德营粮就绪。
十九(壬申),蔡奕琛进尚书文渊阁。起朱大典、吴光义、易应昌户、兵、工部各左侍郎,陈洪谥太仆少卿。侍郎钱谦益请即家开局修史;不允。奖刘廷元保全慈孝有功,特予优恤。王骥惊闻滇信,辞任;不许。
二十(癸酉),令刘良佐驻归德。马士英请褫中书唐允甲。李维樾为兵科。存问大学士钱士升。兵部侍郎练国事罢。张亮请立盐税局于皖城;不允。 二十一(甲戌),改谥先帝“毅宗烈皇帝”。王铎六请告归。
二十二(乙亥),谕阮大铖:‘江上奸人出没、乱兵纵横,以致商旅梗塞;不可不严备’。太监孙元德搜覈常州府欠金花银九万五千、积欠三饷至三十三万;命勒限严征。
二十三(丙子),卫胤文奏:‘柳城土寨金高自筑土城、集勇壮,不受伪官;乞授何□进、钱式命、葛舍馨考功郎,陈瑞大理寺副。□以副总兵职,以六筋四两为准’。
二十四(丁丑),张承志袭惠安伯。来方炜添注太仆少卿、吴适兵科右。吏科马嘉植转岭西道、御史沈荃苏松兵备道、御史高允兹湖南道、文选主事余飏广东水利道。户科熊维典奏:‘四府逋欠三年内三百三十一万八千五百,皆属应征;又已征不解九十五万六千有奇’。又奏:‘正项辄借支赎锾侵那弊薮,至批详才下、提差已至,抚按身先不法’等语。又户部王某奏:‘守令失职,赋额不清;飞派朦胧,火耗太虐’。袁宏勋疏攻袁继咸,左良玉救之,并言“要典”宜焚;谕解之。
二十五(戊寅),贵督李若星奏以兵勤王,谕止;如已到常德,即留隶何腾蛟。户科熊维典察覈嘉定漕折胥吏侵匿至五万两。管绍宁于寓所失去部印。李自成走承天。
二十六(己卯),奉安御容于武英殿。吏部恭报剪除群贼,加马士英太保、王铎少傅。
二十七(庚辰),朱国弼请治郭维经庇逆。卢九德等九员加级。
二十八(辛巳),大兴伯邹存义请加提举公署。
二十九(壬午),马士英殉管绍宁之私,请更铸各衙门印,去“南京”字;其旧印悉令缴入。进都督赵民怀太子太保,荫子世锦衣百户。陆朗、吴希哲为户、工科左。刘孔昭请益操江书役俸粮。吴希哲奏都城五方杂处,假宗、冒戚、伪勋、奸弁横行不道,虐民戾商;有旨严编。
三十(癸未),起熊化太仆少卿、水佳胤尚宝司丞,皆添注。僧大悲伏诛。李向中嘉湖道。鸿胪少卿高梦箕密奏先帝皇太子自北来;遣内臣踪迹之。 三月纪
初一甲申朔,上受朝贺,始御日讲。命高起潜安抚扬州。御史徐复阳讦吏部以文德翼、夏元彝匿表升补;上功责之。刑部郎中申继揆请严责左光先抗题。内臣自杭州送北来太子至京,驻兴善寺;夜移至锦衣卫都督同知冯可京邸,□□□视。大学士王铎叱为假,严究主使;自供王之明,旋下中城兵马司狱。
初二(乙酉),御史袁某请起罪废诸人;谕史{范土}、陈启新、张文郁不准。福府旧役乞恩者百余人。吏科张希夏升太常少卿。
初三(丙戌),钱谦益进宫保兼翰林学士,陈燕翼、杨兆升为礼、工科右。
初四(丁亥),吏部尚书张捷奏故辅温体仁清忠谨恪,当复“文忠”之谥;顾锡畴以私憾,议削文震孟宜改谥。上命温允复、文免议。
初五(戊子),命太监乔上总理两淮盐课,严察兵马粮饷。李自成逼承天府,左良玉遣使告急;命督臣何腾蛟等御之。大清兵取郾城,又取西平。
初八(辛卯),刘泽清自陈弃家南奔,予注鸿胪卿。右都唐世济到。大清兵取上蔡。
初九(壬辰),马士英自剖诛盗程继孔之功;又奏李天培等各锦衣指挥世袭。耿廷箓巡抚四川、朱之臣添注兵部左侍郎、刘应宾通政使、吴希哲吏科都。汝宁镇将刘洪起以无饷,撤兵还楚。工科杨兆升奏江南有司既征本色在仓,不肯还民;又征漕折。命百官会审王之明、高梦箕、穆虎于午门外。藩邸元妃童氏在河南自东,刘良佐送至京;上怒,目为妖妇,下锦衣卫狱。李自成兵寇潜江。
初十(癸巳),礼部请恤甲申殉难诸臣;有旨:‘阁部大臣谋国无能,致兹颠覆;虽殉节堪怜,赠恤已渥。先帝斩焉不永,诸臣延世加恩,臣谊何安?通着另议’。刘理顺、成德准荫子入监。户部尚书张有誉请于文武廪禄外,各加公费;不许。加郑芝龙太子太保;其弟及将士二千人各升授。御史郝某奏各镇分队于村落打粮,刘泽清尤狠,扫荡民舍几尽。又奏:官买私赂,量出剩余助公,以佐民急。时买官者,大县多至二十余家,少亦有数家。然止两殿中书及改贡各有事例,其职方、待诏、监纳、追荫、起废皆向权门投纳,故郝言之。锦衣卫请添旗役。遥祭诸陵。
十一(甲午),李守贞荫都督同知。停八、九品官移封及援纳待诏等官。
十二(乙未),史可法自劾师久无功。马士英请荫内官三人各锦衣千户世袭。阮大铖荐马锡充总兵,仍莅京营;锡即士英长子,以白衣径仕。左懋第抗节死。左佥都郭维经告病去,江中遭寇甚惨;人皆惜之(或云阮大铖密遣兵劫之也)。
十三(丙申),庐抚张亮飞报闯贼分股南来,求解职;放归。贺世寿、曹勋回籍。
十四(丁酉),起罪废陈于鼎掌翰林院。张捷奏:嘉靖间侍郎瞿景淳补荫。李若星加一品服、李干德加一级、于元炜八人纪录。李希沆兵部左侍郎。户部张有誉奏郧兵三千,先解五万两,运至九江,交袁继咸送去;又奏:浙省银十二万、闽省银八万解至高起潜军前开销。
十五(戊戌),复会审太子。
十六(己亥),徙崇王居福州。命黄得功移镇庐州,与刘良佐合力防御。
十九(壬寅),思宗忌辰,上于宫中举哀;百官于太平门外设坛遥祭。
二十(癸卯),命三法司覆审太子,毁黄得功疏以绝奸谋。
二十一(甲辰),封黄九鼎雒中伯;其弟金鼎都督同知。许定国前哨抵归德,王之纲屯宿州。
二十二(乙巳),黔将包琳为其下所杀。黄希宪以擅弃封疆,逮戍。大清豫王从河南下,是日取归德;巡按御史凌駉及其子润生死之。
二十三(丙午),朱大典尚书,提督江上。兵科戴英讼故罪辅薛国观之冤,株累叶有声、林栋诸臣;上是之,下部议覆。许定国降大清,封平南侯。张天福请于史可法,回扬安顿家口;留防之兵,遂离象山,几至瓦解。罢安庆巡抚。
二十四(丁未),方国安佩“镇南将军”印。张有誉酌议卖官、赎罪纳银事例。
二十五(戊申),左良玉举兵,以奉太子密旨诛奸臣马士英为名;焚武昌东下。
二十六(己酉),刘良佐奏荆州失陷。钱维登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赠故兴平伯高杰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百户。
二十七(庚戌),登莱巡抚王溁缴纳印敕。大清兵向徐州,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
二十八(辛亥),赠故辅李标少傅。王国宾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
二十九(壬子),进李本深太子少保、左都督。荫左良玉世锦衣指挥使。大清兵取颍州、太和,刘良佐檄各路兵防寿州。
四月纪
初一癸丑朔,颁各官新印。王永吉报大清兵已过河,自归德以达象山共八百里,无一兵防,扬、泗、邳、徐势同鼎沸;命史可法驰扼徐、泗。黔兵杀掠徽境,徽人汪爵率众御之,杀其凶者数人,诏擒爵抵罪;御史黄耳鼎请赦,不允。詹有桓混入宫门秽言辱骂:着杖一百。
初二(甲寅),罢练河屯兵太监高起潜。湖抚何腾蛟请解任;不允。
初三(乙卯),马士英告退;慰留之。
初四(丙辰),遣内官守十三门,禁各官家眷不许出京城。徐元爵嗣魏公。惠安伯张养志论选郎陆康稷贪污;诏勿问。御史毕十臣言:‘孟夏享太庙,文武班陪祀寥寥’;命戒其后。左良玉兵陷九江府,寻死,其子梦庚自称“留后”;命阮大铖、刘孔昭率师出御。
初五(丁巳),左梦庚兵陷建德。追恤三案诸臣刘廷元等二十人,并复原官,仍各荫赠有差。
初六(戊午),左梦庚兵陷彭泽。梁云构、李乔皆兵部左侍郎。逮前巡抚陈潜夫于家。
初七(己未),左梦庚兵陷东流,京师戒严;以公侯分守长安等门及都城十三门,征靖南、广昌、东平镇兵入卫,命史可法至江北调度。祁逢吉总督仓场侍郎;王骥加侍郎,仍巡抚。周宗文光禄少卿、刘呈瑞御史。兵科钱某奏:警报日至,刘泽清、刘良佐退兵近郊。镇兵避大清南迁,占夺民房民物。
初八(庚申),马士英自出五十金,委黄金种招募健卒;即以同知补用。马士英荐白衣李毓新知兵,即补职方主事。卫胤文以紧急辞任。
初九(辛酉),决从逆贼臣光时亨、周钟、武愫于市,周镳、雷演祥勒令自尽;余尽革职放还。路振飞自明守淮有功,朱国弼复论之;有旨慰国弼、责振飞。王时敏起太常少卿。李沾请听民搬运柴米入京。大清兵自归德分道:一趋亳州、一趋砀山、徐州;总兵李成栋奔扬州。
初十(壬戌),御史何某请禁四六文章、坊间社草。封常澄为襄王,命居汀州。都督黄斌〔卿〕等与左兵战于铜陵之灰河败之,明日复沈其船三千艘;命劳诸将银币。
十一(癸亥),马士英奏大清兵与西寇并急,请征皖饷。户部奏催各府兵练饷。
十二(甲子),户部请催徽、宁等府预征来年之银。刘泽清陈文武考察旧例不许借题罗织,驱除异己。皇亲黄九鼎言皇亲满街作横,请查核之。 十三(乙丑),左梦庚陷安庆。大清兵取泗州。
十四(丙寅),大清兵渡淮,史可法退保扬州。刘良佐提兵入卫。
十五(丁卯),太监屈尚忠奏催大礼措办;着部火速那借。马士英言开洋之船,每只或二百、三百金,设太监给批放行;于崇明等处起税,如临清关例。选淑女于元晖殿。潞王在杭州,上书请僻静一郡。
十八(庚午),王永吉改总河兼督淮、安、凤、庐,钱继登兼抚扬州,田仰撤回另用,卫胤文事定再定议。浙按柯伦束装赴任,着门军放行。太仆丞张如惠丁忧,着留其携赀充饷。左梦庚兵至池州;诏暴良玉罪状。
十九(辛未),大清兵围扬州。范凤翌光禄少卿、黄国琦试兵科。御史刘某奏缉奸严密,丁役四出扰害。命申绍芳亲至浙直催饷。德清县大荒之后,一县民逃亡殆尽;实征三万三千两,着有司那借。
二十(壬申),命参政马鸣霆驻江阴、副使印司奇往京、杨文骢专监镇军;凡逃军南渡,用炮打回,不许过江一步。王永吉奏弃徐万分可惜,乞敕刘泽清固守淮安,勿托勤王移镇。命差风力科臣督催“江南赋役全书”。令廪生输银准贡。高起潜言闯贼尾后、我兵击前,左党穷蹙,自当授首,不烦过虑。前山东提学翁鸿业之子求父褒恤;下部察议(国亡后鸿业尚存,逾年乃殁)。
二十一(癸酉),刘泽清大掠淮安,席卷辎重西奔。
二十二(甲戌),刘泽清南奔,大清兵渡淮。
二十五(丁丑),大清兵攻陷扬州,督师史可法死之;知府任民育、知县周志畏等不屈死,总兵刘肇基战死,原任兵部侍郎张伯鲸、都督兵部右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何刚先后殉难。
五月纪
初一壬午朔,进封黄得功为靖国公,世袭;诸将升荫有差。李彬为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初二(癸未),移惠王于嘉兴。遣京营兵二百迎黄得功移守板子矶;得功击左兵于板子矶,败之。大清兵驻瓜州。
初五(丙戌),百官进贺,上不视朝;以串戏无暇也。
初六(丁亥),午后,马士英入大内,与韩赞周、卢九德二监商议,传令各门下闸,辰开申闭。刘泽清率兵至浦口。分苏、松、常、镇为二巡抚。杨文骢佥都御史,巡抚常、镇二府兼辖扬州沿海等处军务。
初七(戊子),集百官清议堂议事,预坐者十六人;马士英、王铎、蔡奕琛、陈于鼎、张捷、陈盟、张有誉、钱谦益、李乔、李沾、唐世济、杨维垣、秦镳、张孙振、钱增、赵之龙各窃窃偶语,百官皆不与闻。临散,李乔、唐世济相和曰:‘便降志夺身,也说不得了’。后有叩诸大僚者,皆云:‘大清信虽急,如今不妨了’(盖密议藉之龙纳款于大清也)。是日昼晦,大风猛雨,人心汹汹。
初九(庚寅),大清豫王渡江,援师悉溃;杨文骢走苏州、郑鸿逵走福建。
初十(辛卯),闭京师各城门。二鼓后,上奉太后、一妃与内官四、五十人从通济门走出。刘孔昭斩关遁。上如黄得功营;旋如芜湖,命扬州府同知李继晟巡抚安庆,命阮大铖、朱大典督师。
十一(壬辰),马士英奔浙。京城溃乱,兵民拥立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