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偕梓材、洛翘、师竹、芝生作消暑集,尝白莲花瓣,分得渔字(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采采白莲花,池塘半亩馀。
明霞落波晚,红日照林初。
嘉宾常欢聚,消暑足清娱。
鸡豚苦下箸,瓜果足园蔬。
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
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
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
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
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
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
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
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
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
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
膏粱涂痴..........

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
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
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
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时闻歌管。)。
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
不假锤炼与推敲..........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 其一 (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钟报城西寺,时来一叩门。
竹疏云压屋,花少菜锄园。
饶有林泉趣,仍无车马喧。
画图今不见,题句溯词源⑴。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 其二 (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主人真不俗,当户小筵开。
樽满斟新酿,阶平埽旧苔。
诗僧留古塔,循吏望高台(指大千僧塔、张氏吴宁台。)。
雅集无今古,伊谁济世才。

途中偶成用前韵 其二 (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代许传霈

不道新春同我回,千门爆竹听如雷(夜半抵杭江干值居民接春。)。
摇摇旅思眠难稳,隐隐城头钥未开。
月落半江帆影澹,潮平五夜角声催。
推窗迟见东方白,安得戈挥海日来。

孟春共甫之吴叔寅北上伯约之甬予将之东阳赋此志别(甲戌(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十一岁))

清代许传霈

合冰当南风,春日解河浒。
相生实相融,离合谊有取。
我归明圣湖,残雪趋腊鼓。
短晷忽西驰,花气郁蓬户。
梅芳玉照堂,天香竞吞吐。
放眼云居峰,怒潮奔貔虎(同登吴山观潮并观梅水仙阁。)。
良会有穷期,挂席分南浦。
江汉隔形骸,契作金兰谱。
客自金华来,邀我适乐土。
石洞云片飞,幽岩泉滴乳。
宋元接源流,何王与金许。
尚友有古人,事贤得所主。
况历名胜区,燕洛人才聚。
浩乎乘桴游,沧..........

香亭招饮竹屋(甲戌(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十一岁))

清代许传霈

道人不见写秋荷(铁足道人善画秋荷筑竹屋。),剩有溪流环素波。
三到禅关容醉客,一番清梦笑春婆。
桃栽小榭红妆瘦,竹压平檐绿荫多。
绝妙暮山登啸处,馀音缭绕答樵歌(饮毕长啸猴岭。)。

偕海宁倪又田登秀亭(甲戌(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十一岁))

清代许传霈

严陵山水蓄不平,气撼大江奔鲲鲸。
此峰又如赴渴马,勒鞍突入梅花城。
城头历乱姑缭曲,三百六十朵数清。
何年妙手著山顶,拓地庀材筑此亭。
山已钟灵名毓秀,合似秀名为亭名。
南北峰头齐插脚,东西湖面净洗晴。
我来秋高气愈爽,倪迂倪迂得共登。
云路原非别有天,我欲与子御风行。
山下有泉分清浊(谓仇池坞清浊二泉。),探原此地最上乘。
此心本原證无异,濯缨濯足徒取憎。
目极江涛东流去,日落林峦猿鹤惊。
山前遥..........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甲戌(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十一岁))

清代许传霈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
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
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
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
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
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⑴。
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
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
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
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
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
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⑵。
遗轶..........

留别李春皋阁学 其一 (甲戌(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十一岁))

清代许传霈

秀气何年毓木香(木香宗派。),士林争仰鲁灵光。
将周甲子琼林宴,早到公卿弟子行(倭艮峰年丈为公房荐生。)。
坐对孔山乔葛远⑴,学习婺派吕朱长(时掌教丽正书院。)。
回头卅馀年前事,半入篇章人不忘。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