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再次前韵寄冯太守 其二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生憎掩耳盗金铃,磊落乾坤立草亭。
习苦此时勤运甓,浇愁有酒屡倾瓶。
淘沙逐浪鸥波阔,残月鸣蛩秋色冥。
无计蕉窗人夜读,秋凉如水一灯青。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一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亭对洼尊醉一尊,隔湖山色绿侵门。
閒来莫作寻常饮,桑梓与斯大道存。

宾于以诗寄赠用韵复之(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孟春之月快衔杯,孟秋之月期不来。
春秋佳日难兼擅,忝联诗社末座陪(谓七夕分吟事。)。
巧乞七夕不可得,为君送巧语奇哉⑴。
新旧閒情齐发泄,从头那厌诵百回。
矫俗本非吾辈志,岂为愤激滋群猜。
天君泰然心无著,大智如愚日不违。
我于弱冠钦道貌,家承世好交陈雷。
五十年前西园集,画本诗情大道该(先人有小西园雅集图序见文集。)。
不图纵迹寻后人,苕溪诗酒又追随。
天许此缘结此际,儒生至此复何为。
抒写性情荡邪秽,登临..........

饮湖郡庠即旧时重桂堂也即席赠汪教授(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韶华廿载逝如斯,杯酒兴怀今昔时。
堂取君家丛桂义(旧题丛桂为汪秋平教授所题。),编留先集校官诗(时议重辑国朝两浙校官诗。)。
依然文字朋僚饮,难得丹铅几席随。
开到白莲人未倦,当年茂叔不吾欺⑴。

拟禽言(喜雨) 其一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代许传霈

泥滑滑,泥滑滑。
昨朝得雨今未歇,洒遍东郊与西陌。
儿童拍手呼,父老双脚赤。
高田水满不用车,低田水浅才下尺。
既插禾,先割麦。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五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何处吟诗好,诗吟红旭楼。
潮迎东海阔,山涌大江流。
百尺雄心上,千家晓梦稠。
此时无所咏,迟暮复何求。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二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禦烦。
芝兰閒著意,桃李妙无言。
心洗观群动,神清息众喧。
何如歌咏乐,悟彻散泉源。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四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解嘲。
倒绷儿学养,破屋鸟呼巢。
鼠璞羞真品,林泉结旧交。
何如歌咏乐,谢客费推敲。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 其二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佐他肴馔总清华,麦黍搏成饼饵誇。
温语殷勤滋我愧,循陔孝养到寒家(来书有佐循陔孝养字样。)。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四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灯灺懒不归,归来人睡足。
悄然见卷书,清气扑眉目。
展读消酡颜,郭洞逢石屋。
贻芳终古芳,紫阳花不独。
我本林泉癖⑴,五载梦魂熟。
客兮明日行,尔音无金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