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凤翔八观,并叙 其五 东湖

宋代苏轼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

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

宋代苏轼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盖其师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术,节义过人,今亡矣。
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
故并记之。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予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

中隐堂诗(SS〗并叙

宋代苏轼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従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

王中父哀词(并叙

宋代苏轼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
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堪笑东..........

吊李台卿(并叙

宋代苏轼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
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
台卿,光州之妻党也。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
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
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
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我老..........

记梦(并叙

宋代苏轼

乐全先生梦人以诗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识。
傍有人道衣古貌,为读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质悟圆间。
凡四句,觉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苏轼。
轼以私意广之云。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宋代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起伏龙行(并叙

宋代苏轼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
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
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一首。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欹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喑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是月丙辰..........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

宋代苏辙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
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
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
”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
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庐山二胜(并叙

宋代苏轼

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
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
独择其尤(者作二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