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志·卷五

旧唐书

..........庙神主于 西京之崇尊庙,东都创置太庙。太常博士张齐贤建议曰:

  昔孙卿子云:“有天下者事七代,有一国者事五代。”则天子七庙,古今达礼。 故《尚书》称“七代之庙,可以观德”。《祭法》称“王立七庙,一坛一墠”。王 制云:“天子..........礼仪使奏:“谨按《周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 之庙而七。’《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有一国者祭五代。’则知天子上 祭七庙,典籍通规。祖功宗德,不在其数。国朝九庙之制,法周之文。太祖景皇帝, 始为唐公,肇基天命..........

列传·卷一百四十

旧唐书

........

  朗十三代祖汉司徒滂,滂生魏国郎中、御史大夫涣,涣生晋尚书准,准生东晋 右将军、豫章太守冲,冲生司徒从事中郎耽,耽生琅邪内史质,质生丹阳尹、宋公 长史豹,豹生宋吴郡太守洵,累代有高名重位,前史有传。五代叔祖宋太尉淑,高 祖父左仆射、雍州刺史顗,高祖司空察,皆死国难。曾祖梁中书监、司空、穆公昂, 仕齐为吴兴太守,及梁高祖禅齐,久辞朝命。父枢,叔父宪,仕陈,皆为陈仆射。 叔祖敬,中书令。及陈亡,宪冒难扶护后主..........

志·卷一百五十六

宋史

..........》一卷

  陈晔《种师道事迹》一卷

  张琰《种师道祠堂碑》一卷

  《谈氏家传》一卷(谈钥撰)

  王淹《槐庭济美录》十卷

  《英显张侯平寇录》一卷(不知作者)

  洪适《五代登科记》一卷

  周铸《史越王言行录》十二卷

  《刘氏传忠录》三卷(刘学裘撰)

  《陈瓘墓志》一卷(自撰)

  《了斋陈先生言行录》一卷(陈瓘男正同编)

  《赵文定公遗事》..........

总录·卷十

开元释教录

..........并旧失译。合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

  历代三宝纪第八(译经符秦姚秦)  右二秦之代。华戎释种一十六人。合出经论传等一百六十四部九百四卷。

  历代三宝纪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  右五代。缁素共二十七人。所出三藏及记录等并及失译。合二百三部八百五十五卷。

  历代三宝纪第十(译经宋)

  右宋代。华戎道俗二十三人。出经律论及传录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

  历代三宝纪第十一..........

道教经法传授部·卷一

云笈七签

..........十三代刘冯冯授五人。唯一人系代:刘政。

  第十四代刘政政授五人。唯二人系代:孙博、严光。

  第十五代孙博博授三人,无可代者。乃入林屋山中,合龙虎大丹而升天。治法遂绝。

  太上老君命李仲甫出神仙之都,以法授江南..........。唯二人系代:甘季仁、甘孝先。

  第二十四代甘孝先孝先授五十一人。唯一人系代:石帆公。

  第二十五代石帆公帆公授十九人。唯一人系代:宫户。一云宫中用,字也。

  第二十六代宫户户授八十人。无可传者,治法遂绝。户..........

五代

何博士备论

  唐以陵夷蹙弱,遂亡天下,而真主未兴,五代之君遂相攘取,朝获暮失,合其世祀,不数十年。自古有国,成败得丧,未有如此之亟者。然窃观之,莫不皆有所以必至之理也。

  梁祖起于宛朐群盗之党,已而挟听命之唐,鞭笞天下,以收神器,亦可谓一时之奸雄。然..........

后唐史七篇

五代史阙文

.....  明宗出自沙陀,老于战陈,即位之岁,年已六旬,纯厚仁慈,本乎天性。每夕宫中焚香,仰天祷祝云:“某蕃人也,遇世乱,为众推戴,事不获已。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 故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

  安重诲

  明宗令翟光邺、李从璋诛重诲于河中私第,从璋奋楇,击重诲于地。重诲曰:“某死无恨,但不与官家诛得潞王,他日必为朝廷之患。”言终而绝。臣谨按《明宗实录》是清泰帝朝修撰,潞..........

志·卷一百四十六

清史稿

..........。洪亮吉撰。

  《读史举正》八卷。张熷撰。

  《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撰。

  《诸史考异》十八卷。洪颐煊撰。

  《历代史目表》一卷。洪饴孙撰。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宋吴缜《五代史记纂误》三卷。以上乾隆时奉敕辑。

  《汉书音义》三卷、《补遗》一卷。臧镛堂辑。

  编年类

  《太祖实录》十三卷。崇德元年敕纂,康熙二十一年圣祖重修,雍正十二年敕加校订。..........

卷四十七

通典

..........其庙,并不以为常数也。凡七庙者,不称周室,不及文武,而曰天子诸侯,是同天子诸侯之名制也。孙卿子曰:'有天下者事七庙。有一国者事五代,所以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祭法云'远庙曰祧',亲尽之上,犹存二庙也。文武百代不迁者,祭法不得云'去祧为坛'。又曰'..........祭之,二祧享尝乃止,是后稷月祭,文武则享尝,非礼意也。祭法又曰'王下祭殇五,嫡子、嫡孙、嫡曾孙、嫡玄孙、嫡来孙'。此为下祭五代来孙,则无亲之孙也,而上祭何不及无亲之祖乎?”马昭非王曰:”丧服小记'王者立四庙',王制曰'天子七庙'。是则立庙之正,以为..........

卷七十三

通典

..........大夫者,皆有百代祀之,谓之太祖。太祖之代,则为大宗,宗之本统故也。其支子旁亲,非太祖之统,谓之小宗。小宗之道,五代则迁。当其为宗,宗中奉之,加於常礼。平居则每事谘告,死亡则服之齐縗,以义加也。"又丧服要记曰:"公子之..........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今此儿乃系数代嫡。伯父所承若是别子,则为大宗,百代不迁者也。所承若是系祢,则为小宗,五代则迁者也。小大之名,系之伯父,此非儿之谓也。'"

  公子二宗(周 晋 大唐) 

  周制,大传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