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百家姓

..........代尚宝少卿,昊县人。为人谦恭,时称为长者。伊盆生:后魏统军,骁勇有胆略,初为统军,累立战功,遂为名将, 赐爵平城子,官至西道都督。伊秉绶:清代书法家、乾隆进士,字组似,号默卿,福建宁华人。官 至扬州知府。何绍基写诗称颂其书法说:"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 漆楮如筒。行草也无唐后法,悬崖溜雨如荒藓。"有《留春草堂诗集 》。清代永昌知府、嘉庆进士宋湘赠伊秉绶联为: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伊陟
  商帝太..........

第二回

老残游记

..........事。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亭前。止船进去,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韦”。亭子旁边虽有几间房屋,也没有甚么意思。复行下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个铁铉。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土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到了铁..........

本纪·卷二十

清史稿

..........交所司,勿发内阁,从之。乙丑,命广东购办夷炮运赴武昌。丙寅,贼踞束城村,严诏僧格林沁、胜保迅速剿擒。丁卯,湖北进攻黄州兵溃,总督吴文镕,署按察使、前布政使唐树义死之。户部议覆四川学政何绍基捐廉疏上违式用骈文,上责祁俊藻曰:“当阅何绍基疏时,卿亦议其迂拘,何为尤而效之?大学士管部,乃不能动司官稿一字乎!”贼窜献县东城庄,僧格林沁、胜保合军击之。贼窜陷阜城,分股窜山东。己巳,江苏六合县绅团力保危城,诏嘉之,免一年钱粮..........

志·卷九十九

清史稿

..........饬属严稽偷漏,定功过,行赏罚,而海内银卒耗竭,每两易钱常至二千。廷臣谋所以重钱以杀银之势,而议格不行。

  先是道光中叶,银外泄而贵,朝野皆欲行大钱以救之。广西巡抚梁章钜疏言其利。文宗即位,四川学政何绍基力请行大钱以复古救时。上意初不谓然,卒与官票、宝钞行焉。钞尝行於顺治八年,岁造十二万八千有奇。十年而罢。嘉庆间,侍讲学士蔡之定请行钞。咸丰二年,福建巡抚王懿德亦以为请。廷议以窒碍难行,卻之。是时银亏钱..........

志·卷一百二十四

清史稿

..........饬属严稽偷漏,定功过,行赏罚,而海内银卒耗竭,每两易钱常至二千。廷臣谋所以重钱以杀银之势,而议格不行。

  先是道光中叶,银外泄而贵,朝野皆欲行大钱以救之。广西巡抚梁章钜疏言其利。文宗即位,四川学政何绍基力请行大钱以复古救时。上意初不谓然,卒与官票、宝钞行焉。钞尝行於顺治八年,岁造十二万八千有奇。十年而罢。嘉庆间,侍讲学士蔡之定请行钞。咸丰二年,福建巡抚王懿德亦以为请。廷议以窒碍难行,卻之。是时银亏钱..........

志·卷一百四十六

清史稿

.....

  《荆溪县志》四卷。唐仲冕撰。

  《丹徒县志》六十卷。吕耀斗撰。

  《宝应图经》六卷。刘宝楠撰。

  《邳州志》二十卷,《清河县志》二十四卷。鲁一同撰。

  《山阳县志》二十一卷。何绍基、丁晏同撰。

  《合肥县志》三十六卷。左辅撰。

  《凤台县志》十二卷。李兆洛撰。

  《弋阳县志》十四卷,《宜春县志》十五卷,《分宜县志》十五卷,《万载县志》十八卷。陈乔枞撰。

  《海昌..........

志·卷一百四十八

清史稿

..........山人杂著》一卷。顾观光撰。

  《微尚斋遗文》一卷。冯志沂撰。

  《东洲草堂诗钞》二十七卷。何绍基撰。

  《大小雅堂诗钞》十卷。邵堂撰。

  《西沤全集》十卷。李惺撰。

  《简学斋诗..........《芬陀利室词》一卷。潘祖荫撰。

  《思益堂词》一卷。周寿昌撰。

  《东洲草堂诗馀》一卷。何绍基撰。

  《拜石山房词》四卷。顾翰撰。

  《斅艺斋诗馀》一卷。邹汉勋撰。

  《琴隐..........

列传·卷二百七十三

清史稿

..........张际亮 龚巩祚 魏源 方东树从弟宗诚 苏惇元戴钧衡 鲁一同子蕡 谭莹熊景星 黄子高 莹子宗浚 吴敏树杨彝珍 周寿昌李希圣 斌良锡缜 李云麟 何绍基孙维朴李瑞清冯桂芬王颂蔚 叶昌炽 管礼耕 袁宝璜 李慈铭陶方琦 谭廷献 李稷勋 张裕钊范当世 朱铭盘 杨守敬 吴汝纶萧穆 贺涛刘孚京 林纾严..........授修撰,至辰永沅靖道。踵王昶金石萃编成金石补正百二十卷,凡三千五百馀通。又著砖录一卷。其订正金石款识名物,何绍基服其精。

  董祐诚,字方立,阳湖人。生五岁,晓九九数。稍长,善属文。游陕西,成华山神庙赋,一时传诵..........

列传·卷二百九十

清史稿

..........、行及分书;能品下三人,于书佃行书,段玉立小真及草书,吴德旋行书。佳品上六人,吴育篆及行书,方履籛分书,梅植之行书,朱昂之行书,李兆洛行书,徐准宜真书。

  其后包氏之学盛行,咸、同以来,以书名者,何绍基、张裕钊、翁同龢三家最著,并见他传。绍基宗颜平原法,晚复出入汉分;裕钊源出於包氏;同龢规模闳变,不为诸家所囿,为一代后劲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