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文部·卷五

太平御览

..........作。绛即上言:"陛下布惟新之政,铲积习之弊,四海延颈,日望德音。今忽立圣政碑以示天下以不广。《易》称: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执契垂拱,励精求理,岂可以文字而尽圣德?又安可以碑表而赞皇猷?若可叙述,是有分限,乃反亏损盛德。岂谓敷扬至道哉?故自尧、舜、禹、汤、文、武,并无建碑之事。至秦始皇,荒逸之君,烦酷之政,然后有之罘、峄山之碑,扬诛伐之功,纪巡幸之迹,适足为百王所笑,万代所讥,至今称为失道亡..........

志·卷一百四十五

清史稿

..........卷。齐召南撰。

  《九经辨字渎蒙》十二卷。沈炳震撰。

  《经典释文考证》三十卷。卢文弨撰。

  《经典文字考异》一卷。钱大昕撰。

  《群经义证》八卷,《经读考异》八卷,《补》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武亿撰。

  《经典文字辨正》五卷。毕沅撰。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十七卷,《孟子音义校勘记》一卷,《释文校勘记》二十五卷。阮元撰。

  《群经字考》四卷。曾廷枚撰。......

列传·卷二百六十七

清史稿

..........士、吏,彬彬多文学矣。东汉以后,学徒数万,章句渐疏。高名善士,半入党流。迄乎魏、晋,儒风盖已衰矣。司马、班、范,皆以儒林立传,叙述经师家法,授受秩然。虽於周礼师教未尽克兼,然名儒大臣,匡时植教,祖述经说,文饰章疏,皆与儒林传相出入。是以朝秉纲常,士敦名节,..........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文集则有南雷文案、诗案。今共存南雷文定十一卷,文约四卷。又著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叙述明代讲学诸儒流派分合得失颇详,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阅明人文集二千馀家,自言与十朝国史相首尾。又深衣考一卷,今水经一卷,四明山志..........

列传·卷二百七十二

清史稿

..........帝屡从元瑞询之,元瑞之士铨母老对。帝赐诗元瑞,有“江西两名士”之句。士铨感恩眷,力疾起补官,记名以御史用。未几,仍以病乞休,遂卒,年六十二。

  士铨赋性悱恻,以古贤者自励,急人之难如不及。诗词雄杰,至叙述节烈,能使读者感泣。著忠雅堂集。少时与武宁汪轫、南昌杨垕为昆弟交,出入必偕,财物与共。

  轫,字鱼亭,优贡生。垕,字子载,举人,本天全六番招讨宣慰使孙,雍正初,改土归流,安置江西,遂为南昌人。诗名..........

第二十一回

前汉演义

..........好似迁锢一般。另拨部兵三万人,托词护送沛公,即令西往就国。此外各国君臣,皆一律还镇。

  沛公既为汉王,此后叙述,应该以汉王相呼。汉王就从霸上起行,因念张良功劳,赐金百镒,珠二斗。良拜受后,却去转赠项伯,并与项伯作别,还送汉王..........知一跃竟成名;

  古来将相本无种,庸众何为色不平!

  欲知韩信登坛情形,容至下回再表。

  本回叙述,可作为三杰合传,张良之烧绝栈道,一奇也,萧何之私追逃人,二奇也,韩信之骤拜大将,三奇也。有此三奇,而汉王能一一从之,尤为奇中..........

第九十六回

南北史演义

..........?”内侍答在显仁宫。炀帝忙驾着任意车,驰往宫中。内侍引入侯氏寝室,但见侯女已经小殓,尚是颦眉倐目,含着愁容,两腮上的红晕,好似一朵带露娇花,未曾敛艳。炀帝顿足道:“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可痛!可惜!”小子叙述至此,也不禁恻然,随笔写下一诗道:

  深宫寂寞有谁怜,拚死宁将丽质捐。

  我为佳人犹一慰,尚完贞体返重泉。

  炀帝见侯女死状,也不顾甚么秽恶,便抚尸泣语,异常悲切。欲知他如何说法,下回自当..........

卷三·论文三

艺舟双楫

..........故友阳湖惲敬子居之所作也。子居文精察廉悍,如其为人。其纪畸人逸士,以微知著,常数语尽生平,持论有本末。言气化,言仙释,皆率臆 而谈,洞达真契。推勘物情,不事谿刻而终莫能遁。近世言文,未有能先子居者也。然叙述膴仕富子,则支离拖沓,有所诤议,必揶揄显要,即诮讪守土长吏,率多 府罪于下,是其不能无蔽也。子居性不欲有所后于人,而义昧盖阙,故于古先贤哲所不言,与言而不敢尽者,则莫不言之。又不耐受讥弹,流辈固无以加子..........

卷二十一

通典

..........宾客训答。后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北齐有起居省。后周有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即起居之职。又有著作二人,掌缀国录,则起居注、著作之任,自此而分也。至隋初,以吏部散官及校书、正字有叙述之才者,掌起居之职,以纳言统之。至炀帝,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著作如外史矣,宜置起居官,以掌其内,乃於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员,次内史舍人下。(庾自直、崔濬、祖虞南、蔡允恭等皆为此职。)大唐贞观二年,省起..........

卷十·叙录

潜夫论

..........字而改之。又诗荡:“大命以倾。”

  〔二〕○铎按:“致平”见上,亦见下章。

  君忧臣劳〔一〕,古今通义〔二〕。上思致平,下宜竭惠〔三〕。贞良信士,咸痛数赦。奸宄繁兴,但以赦故。乃叙述赦第十六〔四〕。

  〔一〕越语:‘范蠡曰:“为人臣者,君忧臣劳。”’

  〔二〕汉书董仲舒传:“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铎按:语本孟子滕文公上篇。

  〔三〕“惠”疑“虑”之误。考绩篇云..........

外篇·古今正史

史通

..........而条例未成。暨乎明元,废而不述。神{鹿加}二年,又诏集诸文士崔浩、浩弟鉴、高谠、邓颍、晁继、范亨、黄辅等撰国书,为三十卷。又特命浩总监史任,务从实录。复以中书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并参著作,续成前史书,叙述国事,无隐所恶,而刊石写之,以示行路。浩坐此夷三族,同作死者百二十八人。自是遂废史官。至文成帝和平元年,始复其职,而以高允典著作,修国记。允年已九十,手目俱衰。时有校书郎刘模,长于缉缀,乃令执笔而口占..........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