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三国志

..........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

  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大将军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后主立太子,以周为仆,转家令。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谏曰:“昔王莽之败,豪杰并起,跨州据郡,欲弄神器..........

志·卷二十七

宋书

..........所在,即尊之验,在于今年此月,昭 {折日}分明。谨条奏如左。唯陛下迁思易虑,以时即位,显告上帝,布诏天下。然 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天下幸甚。”其所陈事曰:

  天有十二次,以为分野,王公之国,各有所属。周在鹑火,魏在大梁,岁星行 历,凡十二次,所在国天子受命,诸侯以封。周文王始受命,岁星在鹑火。至武王 伐纣,十三年,岁星复在鹑火。故《春秋传》曰:“武王伐纣,岁在鹑火。”又曰: “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昔光和七..........

志·卷十

魏书

..........。晋承魏,土生金,故晋为金德。赵承晋,金生水, 故赵为水德。燕承赵,水生木,故燕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为火德。秦之 未灭,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亡,大魏称制玄朔。故平文之庙,始称‘太祖’,以 明受命之证,如周在岐之阳。若继晋,晋亡已久;若弃秦,则中原有寄。推此而言, 承秦之理,事为明验。故以魏承秦,魏为土德,又五纬表验,黄星曜彩,考氏定实, 合德轩辕,承土祖未,事为著矣。又秦赵及燕,虽非明圣,各正号赤县,统有中..........

后晋·列传六

旧五代史

..........宾字英服,沧州清池人。少聪敏,多 智略,事武皇,尤所委信。及庄宗即位,迁左监门卫将军,充四方馆使,出护邢州 军。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请百里趋 程,以纾其难。庄宗曰:“李周在内,朕何忧也!”遂日行二舍,不废畋猎,既至, 士众绝粮三日矣。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 矣。”同光中,历相、蔡二州刺史,及蜀平,授西川节度副使。天成二年春,迁遂 州两使留后,寻正授..........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明史

..........人书院,集同志讲肄。且死,语门人曰:“学之要,诚而已,主敬其功也。敬则诚,诚则天。良知之说,鲜有不流于禅者。”宗周在官之日少,其事君,不以面从为敬。入朝,虽处暗室,不敢南向。或讯大狱,会大议,对明旨,必却坐拱立移时。或谢病,徒..........,其实可悯。”帝微笑,演曰:“其事亲亦极孝。”行甡曰:“道周学无不通,且极清苦。”帝不答,但微笑而已。明日传旨复故官。道周在途疏谢,称学龙、廷秀贤。既还,帝召见道周,道周见帝而泣:“臣不自意今复得见陛下,臣故有犬马之疾。”请假,许之。

......

卷五

喻世明言

..........赐袍笏官带。马周穿着了,谢恩而出。仍到常何家,拜谢举荐之德。常何重开筵席,把洒称贸。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马周在书馆住宿。欲备轿马,送到令亲王媪家去。马周道:“王媪原非亲戚,不过借宿其家而己。”常何大惊,问道:“御史公有宅眷否?”马周..........在常家安歇。

  次早,马周又同常何面君。那时勒虏突撅反叛,太宗皇帝正道四大总管出兵征剿,命马周献乎虏策。马周在御前,口诵如流,句句中了圣意,改为给事中之职。常何举贤有功,赐绢百匹。常何谢恩出朝,分付马上就引到卖缒店中,要请王媪..........

第四十八回

说唐全传

..........泻病方好,如何支持得来,那武周把大砍刀夹头夹脑砍下来,咬金无法抵挡,只得回马往白璧关南首败下来。

  后面武周阵内,又转出四个大将:一个姓薛名花,一个姓柏名样,一个姓符名大用,一个复姓太叔名原,随武周在后赶来。程咬全心惊胆战,向前乱跑。忽见前面树林中闪出一员大将,大叫:“秦叔宝在此!”咬金大喜,勒住马看叔宝交战。那武周一见叔宝,大骂道:“黄脸贼,你杀孤元帅宋金刚,今日相逢,决难饶命!”即把砍刀砍来,叔宝举枪..........

周郡部·卷四

太平御览

..........形势弱也。今陛下用兵取天下,百姓肝脑涂地,而欲比隆周室,臣以为不侔矣。不如都秦。"帝以问张良,良曰:"洛阳虽险,其中不过百里,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不如都关中,娄敬之说是也。"

  《博物志》曰:周在中枢,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险之国。武王克殷,定鼎郏鄏,以为东都。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周公相成王,以酆、镐偏在西方,职贡不均,乃使邵公卜居洛水之阳,以即中土。

  《元和郡县志》曰:河南府..........

列传·卷二百九十三

清史稿

..........随之而应。七政躔于各宫,遇各宫燥湿寒温风雨,则随恒星之性而应。然则冬、夏二至,乃黄道上子、午之位也。春、秋二分,乃黄道上卯、酉之位也。惟唐、虞时冬至日躔虚中,恒星之子中,正逢黄道之子中。嗣是渐差,而东周在女,汉在斗,今在箕。黄道之子,非恒星之子也。以丑宫初度为冬至者,因周时冬至恒星已差至丑,周人即以恒星为黄道之十二次,故命丑为星纪,言诸星以此纪也。其实丑乃周时恒星之宿度,并非恒星之子中。今并不在丑,又..........

卷四·周礼

困学纪闻

..........开元十二年,植表浚仪,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差二寸余,遂以旧说千里一寸为妄。王朴曰:“阳城乃在洛之东偏,开元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司马公《日景图》云:“日行黄道,每岁有差。地中当随而转移。故周在洛邑,汉在颍川阳城,唐在汴州浚仪。”潏水李氏云:“周于阳城测景,说者谓地形西北高,东南下。极星在北,斗亦在北。极星乃天之中也,天之中则地之中。”

  “诸公之地,方五百里”,与《武成》、《孟子》之言不合。子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