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本纪·卷五

梁书

..........; 汉祖、殷宗,皆无恒宅。登封岱岳,犹置明堂;巡狩章陵,时行司隶。何必西瞻虎 据,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阙。抑又闻之:玄圭既锡,苍玉无陈,乃棫朴之 愆期,非苞茅之不贡。云和之瑟,久废甘泉;孤竹之管,无闻方泽。岂不惧欤!伏 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拯万邦之命。岂可逡巡固让,方求石户之农;高谢君临,徒引 箕山之客!未知上德之不德,惟见圣人之不仁。率士翘翘,苍生何望!昔苏季、张 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

本记·卷十一

北史

..........天下劝学行礼。己丑,陈郢州城主张子讥遣使请降,上以和好不纳。辛卯,遣兼 散骑常侍薛舒聘于陈。癸巳,上亲雩。五月癸卯,太尉、任城公于翼薨。行军总管 李晃破突厥于摩那渡口。乙巳,梁太子萧琮来贺迁都。辛酉,亲祀方泽。壬戌,行 军元帅窦荣定破突厥及吐谷浑于凉州。赦黄龙死罪以下。六月庚午,封卫王爽子集 为遂安郡王。戊寅,突厥遣使求和。庚辰,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山,斩其 名王。秋七月壬戌,诏曰:“往者山东河表,经此妖乱..........

志·卷十九

宋史

..........南衡州皆旱。七年春,旱七十余日,时帝将如建业,随所在分遣从臣,有事于名山大川。六月,又旱,江南尤甚。八年冬,不雨。九年六月,旱六十余日,有事于山川。十一年七月,旱。戊申,有事于岳渎。乙卯,祷雨于圜丘、方泽、宗庙。十二年三月,旱六十余日。秋,京西、淮东旱。十二月,陕西旱。十八年,浙东、西旱,绍兴府大旱。十九年,常州、镇江府旱。二十四年,浙东、西旱。二十九年二月,旱七十余日。秋,江、浙郡国旱。三十年春,阶..........

志·卷五十一

宋史

..........却尊号;罢入阁仪并常朝及正衙横行。此熙宁、元丰变礼之最大者也。

  元祐册后,政和冠皇子,元符创景灵西宫,崇宁亲祀方泽、作明堂、立九庙、铸九鼎、祀荧惑,大观受八宝、大祀皆前期十日而戒。凡此盖治平以前所未尝行者。

  钦宗即位,尝诏春..........祀之用。

  元丰六年,详定礼文所言:"本朝昊天上帝、皇地祇、太祖位各设三牲,非尚质贵诚之义。请亲祠圜丘、方泽正配位皆用犊,不设羊豕俎及鼎匕,有司摄事亦如之。又簠、簋、尊、豆皆非陶器,及用龙杓。请改用陶,以椫为杓。又请南北郊先行..........

志·卷五十四

宋史

..........莞,盖取《礼记》所谓'莞簟之安'。请明堂正配位并用莞簟。又《周礼》:'以苍璧礼天。'又曰:'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然说者谓礼神在求神之前,祀神在礼神之后。盖一祭而并用也。夏祭方泽,两圭有邸,与黄琮并用。明堂大享,苍璧及四圭有邸亦宜并用。圜丘、方泽,执玄圭则搢大圭,执大圭则奠玄圭。《礼经》,祀大神祇,享先王,一如明堂亲祠,宜如上仪。其正配二位,请各用笾二十六,豆二十六,簠八,簋八,登三,鉶三,柶盘、神位席、币篚,..........

志·卷八十三

宋史

..........所制,以荐献圣祖;其《佑文化俗》、《威功睿德》则皇祐所制,以奉明禋。其祀帝,有司行事,以《帝临嘉至》、《神娭锡羡》,与夫献太庙以《孝熙昭德》、《礼洽储祥》,则制于元丰。其《广生储祐》、《厚载凝福》以祀方泽,则制于宣和。至绍兴祀皇地祗,易以《储灵锡庆》、《严恭将事》,而用宣和所制舞以分祀神州地祗,转相缉熙,乐舞浸备。至中兴而赓续裁定,实集其成。中祀而下,多有乐而无舞,则在《礼》"凡小祭祀不兴舞"之义也。..........

列传·卷八十七

宋史

..........比,其议多自璪发之。

  苏轼下台狱,璪与李定杂治,谋傅致轼于死,卒不克。详定郊庙奉祀礼文,议者多以国朝未尝躬行方泽之礼为非正,诏议更制。璪请于夏至之日,备礼容乐舞,以冢宰摄事。帝曰:"在今所宜,无以易此。"卒行其说。为翰林学士..........史里行,辞御史,改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

  神宗尝询天地合祭是非,对曰:"国朝之制,冬至祭天圆丘,夏至祭地方泽,每岁行之,皆合于古。犹以有司摄事未足以尽,于是三岁一郊而亲行之,所谓因时制宜者也,虽施之方今,为不可易。惟合祭之非..........

列传·卷二十四

明史

..........陵,自应祭告,礼固缘人情而起者也。”廷议是亮。顷之,亮言:“《礼运》曰‘礼行于郊,则百神受职。’今宜增天下神祗坛于圜丘之东,方泽之西。”又言:“《郊特牲》‘器用陶匏’,《周礼疏》‘外祀用瓦’。今祭祀用瓷,与古意合。而槃盂之属,与古尚异,宜皆易以瓷,惟笾..........郎进尚书,与学士宋濂定诸王妃丧服之制。筹记诵淹博,在礼曹久,谙于历代礼文沿革。然颇善附会。初,陶安等定圜丘、方泽、宗庙、社稷诸仪,行数年矣。洪武九年,筹为尚书,乃更议合社稷为一坛,罢勾龙、弃配位,奉仁祖配飨,以明祖社尊而..........

列传·卷五十三

清史稿

..........卿、通政使。

  二十四年,授太常寺卿。疏请釐正北郊配飨位次,略言:“本朝分祭南北郊。圜丘南乡,三圣并配,甚钜典也。独方泽配位,臣不能无议。昭穆之位,分左右不分东西。圜丘南乡,则东为左为昭,西为右为穆;地祇既北乡,则西为左为昭,东为右为穆。盖东西有..........定方,而左右无定位,从正位所乡而殊。汉、唐地祇皆南乡,至宋政和四年,引北牖答阴之义,始改北乡,配位亦改焉。明嘉靖九年,建方泽坛,因宋制,地祇北乡,而配位仍设於东,不应古礼。盖其时礼官误执以东为左,因循至今。然明配位止一太祖,或左或右,尚无越次之嫌..........

卷四十二

通典

..........随时王而殊号耳。名虽有五,其实一神。南郊宜除五帝座,五郊同称昊天。”从之。二月丁丑,郊,宣皇帝配。十一月,有司奏:古者郊丘不异,宜并圆方二丘,更修坛兆,二至合祀。是月庚寅冬至,帝亲祀圆丘於南郊。是后圆丘方泽不别立。太康三年正月,帝亲郊祀,皇太子、皇子悉侍祠。十年十月,诏曰:”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往者众议除明堂五帝位,考之於礼不正。诗序曰'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宣帝以神武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