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卷四·龙

聊斋志异

  沂水大雨,忽堕一龙,双睛俱,奄有气息。邑令以八十席覆之,未能周身。为设野祭,犹反覆以尾击地,其声堛然。

卷十一·贼陷为州(此兼野史)

明季北略

  正月二十八日己卯,贼至为州,使偏裨野掠与乡兵战败,乃驻营池河。张守备率兵出御,以众寡不敌而败,被杀兵尽歼焉。池河千户某亦殁于阵,州遂陷。

江右王门学案·文恭罗念菴先生洪先

明儒学案

..........为美谈,是不肯致良知也。此病岂他人能医耶?(《答门人》)

  龙溪之学,久知其详,不俟今日。然其讲功夫,又却是功夫可用,故谓之“以良知致良知”,如道家“先天制后天”之意。其说实出阳明口授,大抵本之佛氏。翻《传灯》诸书,其旨洞然。..........“吾学也,困辨弗明,弗可以措。”叙而梓之,告于知言者。(《困辨录序》)

  余读双江聂君《困辨录》,始而洒然所疑,已而恍然有所会,久而津津然不能舍。于是附以己见,梓之以传。而或者谓曰:“言何易也,自阳明先生为良知之说,天下议..........

蕺山学案·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

明儒学案

..........之谓乎?《大学》以好恶解诚意,分明是微几,以忿懥忧患恐惧好乐解正心,分明是发几故也。即以‘诚正’二字言之,诚之理微,为是也;正之理著,有伦有脊之谓也。此可以得诚意正心,先后本末之辨也。阳明先生惟於意错解,所以只得提出‘良知’二字为..........若既有气质之性,又有义理之性,将使学者任气质而遗义理,则“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之说信矣!又或遗气质而求义理,则“不善”之说信矣!又或衡气质义理而并重,则“有性善有性不善”之说信矣!三者之说信,而性善之旨复晦,此孟氏之所忧也。须知..........

人谋上·人勇怯篇

太白阴经

..........之人厚,地势所生,人气所受,勇怯然也。且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势成,则怯者勇;谋夺势失,则勇者怯。

  既言秦人劲:申屠之子,败於嶢关;杜洪之将,北於[水戏]水;则秦人何得而称劲。吴人怯:吴王夫差,兵敌於天下,败齐於艾陵,长晋於黄池,则吴人何得而称怯。蜀人懦:诸葛孔明,撮巴蜀之众,窥兵中原,身为殭尸,而威加魏将,则蜀人何得而称懦。楚人轻:项羽破秦,虏王离,杀苏角,威加海内,诸侯俯伏,莫敢窥视,则楚..........

卷四·

贾谊新书

..........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节,则物力必屈。古之为天下者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从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之大贼也;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祟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败,莫之振救。..........

房玄龄为相

龙城录

  房玄龄来买卜成都,曰者笑而掩象曰:公知名当世,为时贤相,奈嗣相绍何。公怒,时遗直已三岁在侧,曰者顾指曰:此儿此儿绝房氏者此也。公大怅而还,后皆信然也。

卷二

五灯会元

..........曰:“毁辱嗔恚。”其后莫知所终。嵩岳元圭禅师嵩岳元圭禅师,伊阙人也。姓李氏。幼岁出家,唐永淳二年,受具戒,隶闲居寺,习毗尼懈。

  后谒安国师,顿悟玄旨,遂卜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裤褶﹝徒颊反﹞而至,从者极多。

  轻步舒..........。然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

  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合,乱,谁言禅乎?

  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

卷三

五灯会元

..........。”言讫而逝。  盐官齐安国师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国师,海门郡人也。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后有异僧谓之曰:

  “建胜幢,使佛日回照者,岂非汝乎?”长依本郡云琮禅师落发受具。后闻大寂行化于龚公山,乃振锡而造焉。

  师有奇相,大寂..........命。洎将示化,乃述偈曰:

  “八十年来辨西东,如今不要白头翁。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  去兼住,了却本来自性空。”偈毕,俨然告寂。瘗于正堂垂二十载,为山泉淹没,门人发塔,见全身水中而浮。  闽王闻之,..........

卷十三

五灯会元

..........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

  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尽,更向乱峰深处啼。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书偈示众曰:“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别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妨碍。”

  及跏趺而逝,塔于本山。

  瑞龙幼璋禅师杭州瑞龙院幼璋禅师,唐相国夏侯孜之犹子也。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