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石部·砒石

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

石部·石燕

本草纲目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的石燕,乃是禽类。禽类石燕,常为助阳药。许多人因此误以为石类石燕也是助阳药。这是错远了。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伤寒尿..........

草部·萎蕤

本草纲目

..........次。此方名“甘露汤”。
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附方
李明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我常用来治虚劳寒热 疟及一切不足的疾病,代替人参和黄芪,不寒不躁,效果很好,不仅仅能去风热湿毒而已。这是前人还没有记述过的。

草部·赤箭

本草纲目

..........箭杆”,赤色而得名。《神农本草经》只有赤箭一名,后人改称为天麻。天麻实为赤箭的根,药用部分指此。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患不随、眩晕头痛等症。李明珍说:“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订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凡欲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以及治疗头..........

草部·白前

本草纲目

..........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忌食羊内,饩糖。

附方
李明珍说:“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也。”

草部·细辛

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 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 、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

草部·独活

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草部·白鲜

本草纲目

............
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明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草部·漏卢

本草纲目

..........此方名“古圣散”。
背痈。用漏卢、连翘、生黄芪、沉香各一两,生粉草半两,大黄(微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服至热退便停药。此方名“漏卢汤”。
白秃头疮。用漏卢草烧灰,加猪油调匀涂搽。

附方
李明珍说:漏卢下浮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古方治痈疽发背,首推漏卢汤。 安常治痈疽及预防流行的痘疹热,用漏卢叶。

草部·天名精

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 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 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
(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吐血。用天名精晒干研细,每服一、二钱,茅花泡汤调服。
咽喉肿塞,痰涎壅滞。用天名精根、叶捣汁,鹅毛蘸取扫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