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传·董仲舒传

汉书

..........良修洁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

志·卷十四

宋书

..........其亲,义而后其君者也”。

  自顷皇纲失统,礼教陵替,颂声不兴,于今二纪。《传》曰:三年不为礼,礼 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而况如此其久者乎?先进渐忘揖让之容,后生唯闻 金革之响。干戈日寻,俎豆不设,先王之道弥远,华伪之风遂滋,非所以习民靖俗, 端本抑末之谓也。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 荡瑕,拨乱反正。诚宜经纶稽古,建明学校;阐扬六艺,以训后生,使文武之道, 坠而复兴。方今《小雅..........

列传·卷十八

北史

..........散大夫,以母忧去职。幽州刺史王诵与 之交款,每与故旧李神俊等书曰:“卢冠军在此,时复惠存,辄连数日,得以谘询 政道。”其见重若此。后拜征虏将军、太中大夫,散秩多年,澹然自得。李神俊劝 其干谒当途,义僖曰:“既学先王之道,贵行先王之志,何得苟求富贵也?”孝昌 中,除散骑常侍。时灵太后临朝,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求结婚姻。义僖虑其 必败,拒而不许。王诵谓义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五男,卿易之也?”义僖曰: “所以不从,正为此耳。从,..........

本纪·卷十七

旧唐书

..........帝谓之曰:“闻卿善长行。”对曰:“政事之余,聊与宾客为戏,非有所妨。” 帝曰:“岂有好之而无妨也!”内外闻之悚息。而帝以累世变起禁闱,尤侧目于中 官,欲尽除之。然训、注狂狡之流,制御无术,矢谋既误,几致颠危。所谓“有帝 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虽旰食焦忧,不能弭患,异哉!

  赞曰:昭献统天,洪惟令德。心愤仇耻,志除凶慝。未殄夔魖,又生鬼蜮。天 未好治,乱何由息。

列传·卷一百四十

旧唐书

..........明乎!间者,礼部取 人,有乖斯义。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而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贰过”之 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艳,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 其源,下袭其流,乘流波荡,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夫先王之道消,则 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则乱臣贼子由是出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 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渐者何?儒道不举,取士之失也。夫一国之事,系一人 之本,谓之风。赞扬其风,系卿大夫也,卿大夫..........

卷四十

警世通言

..........”于是选择吉日,依科设仪,付出铜符铁券、金丹宝鉴,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腾之术,及诸灵章秘诀,并各样符篆,悉以传诸许君。今净明法、五雷法之类,皆谌母所传也。谌母又谓吴君曰:“君昔者以神方为许君之师。今孝悌王之道,唯许君得传,汝当退而反师之也。”

  真君传道已毕,将欲辞归。心中暗想:“今幸得闻谌母之教,每岁必当谒拜,以尽弟子之礼。”此意未形于言,谌母已先知矣,乃对真君曰:“我今还帝乡,子不必再来谒也。”乃取香茅一根..........

卷五·书集·治道

呻吟语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洪范》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予每三复斯言..........夺人之志,以伤天下之心,以成己之恶。

  临民要庄谨,即近习门吏起居常侍之间,不可示之以可慢。

  圣王之道以简为先,其繁者,其简之所不能者也。故惟简可以清心,惟简可以率人,惟简可以省人己之过,惟简可以培寿命之原,惟简可以养天..........

列传·卷二百六十八

清史稿

..........也。其所谓士者,非王侯公卿大夫之子,则一命之士,外此则乡学、小学而已。自辟雍之制无闻,太史之官失守,於是布衣有授业之徒,草野多载笔之士。教学之官,记载之职,不在上而在下。及其衰也,诸子各以其学鸣,而先王之道荒矣。然当诸侯去籍,秦政焚书,有司所掌,荡然无存。犹赖学士相传,存其一二,斯不幸中之幸也。”又曰:“孔子所言,则学士所能为者,留为世教。若其政教之大者,圣人无位,不复以教子弟。”又曰:“古人学在官府,人世其官..........

列传·卷二百六十九

清史稿

..........故董生所传非章句训诂之学也。后汉条理精密,要以何劭公、郑康成氏为宗,然丧服於五礼特其一端。春秋文成数万,其旨数千,天道浃,人事备,以之贯群经,无往不得其原;以之断史,可以决天下之疑;以之持身治世,则先王之道可复也。”於是寻其馀贯,正其统纪,为公羊春秋何氏释例三十篇,又析其疑滞,强其守卫,为笺一卷,答难二卷。又推原穀梁氏、左氏之得失,为申何难郑四卷。又博徵诸史刑、礼之不中者为仪礼决狱四卷。又推其意为论语述何..........

卷下

避暑录话

..........彼不为忠信廉洁者,其恶不过其身。人既晓然知之,则是非亦不足为之惑。乃非其情而矫为之,则名实颠倒,内外相反,茍用以济其奸,何所不可为!方孔孟时,先王遗风余泽未远,犹有能察而知之者,所忧特贼德而已。后世先王之道知者无几,不幸染其习而勿悟,则将举世从之,《庄子》所谓“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者,其为患岂胜言乎!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