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志·卷一百零八

宋史

..........,即罚铜与免殿选监当,进士词理纰缪亦如之。后又诏:"试锁厅者,州长吏先校试合格,始听取解;至礼部不及格,停其官,而考试及举送者,皆重置罪。"八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录本,监以内侍二人。诏:"进士第一人,令金吾司..........罢,至是始复。凡礼部试,添知举官为四员,罢差参详官,而置点检官二十人,分属四知举,使协力通考;诸州点检官专校杂犯,亦预考试

  八年,中书请御试复用祖宗法,试诗赋、论、策三题。且言:"士子多已改习诗赋,太学生员总二千一百余人,..........

志·卷一百一十一

宋史

..........试者又止试诗,岂足甄才?已受任而无劳绩,举荐及免试恩法,须再试书判三道,然亦虚文。"

  熙宁四年,遂定铨试之制:凡守选者,岁以二月、八月试断按二,或律令大义五,或议三道,后增试经义。差官同铨曹撰式考试,第为三等,上等免选注官,优等升资如判超格,无出身者赐之出身。自是不复试判,仍去免选恩格,若历任有举者五人,自与免试注官。任子年及二十,听赴铨试。其试不中或不能试,选人满三岁许注官,惟不得入县令、司理..........

志·卷三十二

金史

..........,是虚设此科也。别名之弊,则当禁之。补试入学生员,已有旧条,恐行之灭裂尔,宜严防闲。”张行简转对言:“拟作程文,本欲为考试之式,今会试考试官、御试读卷官皆居显职,擢第后离笔砚久,不复常习,今临试拟作之文,稍有不工,徒起谤议。”诏罢之。

  泰和元年..........增太原为十处。有司请省之,遂定策论进士女直经童千人以上差四员,五百人以上三员,不及五百二员。各以职官高者一人为考试官,余为同考试官。词赋进士与律科举人共及三千以上五员,二千四员,不及二千三员。经义进士及经童举人千人四员,五百以上三员,百人..........

志·卷三十四

元史

.....  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术选士,从之。九年秋八月,下诏命断事官术忽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 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

  举人于试场内,毋得喧哗,违者治罪,仍殿二举。

  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一举。

  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者,汉人、南人..........

志·卷三十六

元史

..........人,下路二年贡一人,以次籍记,遇各部令史有阙补用。若随路司吏及岁贡儒人,先补按察书吏,然后贡之于部,按察书吏依先例选取考试,唯以经史吏业不失章指者为中选。随路贡举元额,自至元二十三年为始,各道按察司每岁于书吏内,以次贡二名,儒人一名必谙吏事..........座试验收补。九年,省判:“凡选府州教授,年四十已下,愿试吏员程式,许补各部令史。除南人已试者,别无定夺到部,未试之人,依例考试。”至治二年,省准:“各道廉访司书吏,先尽儒人,不敷者吏员内充贡,各历一考,依例试贡。”

  凡补用吏员:至元十一年..........

补遗卷二

万历野获编

..........科为庚辰,以礼部左侍郎兼学士董伦为主考,太常寺右少卿高逊志副之,知贡举为礼部尚书陈迪、礼部侍郎黄观、监试御史为王度、俞士吉,同考试官为右拾遗朱逢吉,编修吴勤、叶惠仲、赵友士、徐旭、张秉彝,所得士如崇仁吴溥、吉水王艮、庐陵胡靖、新淦金幼孜、常熟黄钺、武进胡..........洪武二十九年,国子学正吴启上言:国子生文学优劣,分隶六堂,迩来俱无甄别,高下不分,宜考次之。上命嗣魏国公徐辉祖,及翰林官同诣考试,仍令吏部尚书杜泽以次录用,则又兼冢宰铨衡词林校文之任矣。盖圣祖手刈群雄,颠倒豪杰,故从横用之,以示不测,非右武人也。

.....

志·卷八十二

清史稿

..........要义,总括发明,为学务纲要。果能按照现定章程认真举办,民智可开,国力可富,人才可成,不致别生流弊。至学生毕业考试,升级、入学考试及奖励录用之法,亦经详定专章,伏候裁定。”

  又奏:“奉旨兴办学堂,两年有馀。至今各省未能多设者,经..........义,监督、监学及教员随时稽察,详定分数,与科学分数合算。

  学堂考试分五种:曰临时考试,曰学期考试,曰年终考试,曰毕业考试,曰升学考试。临时试无定期,学期、年终、毕业考试分数与平日分数平均计算。年考及格者升一级,不及格者留原级补习,下届再试,仍..........

志·卷一百零七

清史稿

..........要义,总括发明,为学务纲要。果能按照现定章程认真举办,民智可开,国力可富,人才可成,不致别生流弊。至学生毕业考试,升级、入学考试及奖励录用之法,亦经详定专章,伏候裁定。”

  又奏:“奉旨兴办学堂,两年有馀。至今各省未能多设者,经..........义,监督、监学及教员随时稽察,详定分数,与科学分数合算。

  学堂考试分五种:曰临时考试,曰学期考试,曰年终考试,曰毕业考试,曰升学考试。临时试无定期,学期、年终、毕业考试分数与平日分数平均计算。年考及格者升一级,不及格者留原级补习,下届再试,仍..........

卷十七

日知录

..........,故不才之人得以旅进。而言此者,世必以为刻薄矣。

  《英宗实录》:“宣德十年九月,今天下岁贡生员从行在翰林院考试中式者,送南北国子监读书;不中者,发原籍住廪肄业,以待复试;再不中者,发充吏。提调教官如例责状。”今岁贡廷试亦无黜落,..........甲寅,放南北两京国子监生年五十五以上及残疾者二百五十三人还乡为民。九年九月戊寅,行在礼部奏:“取天下生员年四十五以上者考试,其中者人国子监读书,不中者罢归为民。”宣庙精勤吏治,一时澄清之效如此。後人不知,即知之亦不肯言矣。

  ○年..........

卷十五

通典

..........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以上者放及第,以下不在放限。其有散、试官能通者,亦依正员例处分。”五年五月,敕:“自今以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选例,吏部考试;白身依贡举例,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於朝官、学官中,拣择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以上为次等,依资与官。如先是员..........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