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积善之方

了凡四训

..........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

  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

卷十六·续树萱录

容斋随笔

..........往往逼真。后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关子东为秦集予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正谓是也。何子楚云:“《续萱录》乃王性之所作,而托名他人。”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喻,一曰全若虚,一曰元撰,详命名之久,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志·卷七十二

宋史

..........训其子孙,袭封者专主祠事,增赐田百顷,供祭祀之余许均赡族人。其差墓户并如旧法。赐书,置教授一员,教谕其家子弟,乡邻或愿学者听。改衍圣公为奉圣公,及删定家祭冕服等制度颁赐之。其后,通直郎孔宗寿等举若蒙弟若虚袭封,仍请自今众议择承袭之人,不必子继,庶几留意祖庙,惇睦族人。

  宣和三年,诏宣议郎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为通直郎、直秘阁,仍许就任关升,以示崇奖。端友言:诏敕文宣王后与亲属一人判司簿尉,今孔若采当..........

志·卷一百五十六

宋史

.....  曾布《三朝正论》二卷

  林虙《元丰圣训》二十卷

  家安国《平蛮录》三卷

  罗畸《蓬山记》五卷

  《明堂诏书》一卷(不知集者)

  高聿《盐池录》一卷

  吴若虚《崇圣恢儒集》三卷

  洪榆《创业故事》十二卷

  耿延禧《建炎中兴记》一卷

  程俱《麟台故事》五卷

  洪兴祖《续史馆故事录》一卷

  张戒《政要》一卷

  李源《..........

列传·卷二十八

金史

..........,为立生祠,刻石颂德。正隆二年,入为大理评事,迁司直。大定二年,同知河东南路转运使事,以廉第一,改知平定军,入为大理少卿。七年,知磁州,改同知南京留守事。十年,迁中都路转运使,卒官。

  贾少冲,字若虚,通州人。勤学,日诵数百千言。家贫甚,尝道中获遗金,访其主归之。天会中,再伐宋,调及民兵。少冲甫冠,代其叔行,虽行伍间,未尝释卷。中天眷二年进士。刘筈欲以妹妻之,少冲辞不就曰:“富贵当自致之。”调营州军事..........

卷一·检覆总说下

洗冤集录

..........或地客、佃客出官,合套诬证,不可不知。

  顽囚多不伏于格目内凶身下填写姓名、押字,公吏有所取受,反教令别撰名色,写作被诬或干连之类,欲乘此走弄出入。近江西宋提刑复位格目,申之朝省,添入被执人一项。若虚实未定者,不得已与之就下书填。其确然是实者,须勒令佥押于正行凶字下。不可姑息诡随,全在检验官自立定见。

第十四回

常言道

..........生机,耐心守候,听其自然而已。忽见河面上,远远的有一座高山推来,辨不出是何大物,看看渐近,却原来是一只大船,那大船:钉线密,板片厚,不比钉稀板薄;容得人,载得物,才见阔大宽宏。惟厚能载,惟大能容。若无若虚,不分大小皆容纳。宽兮绰兮,天拘曲直尽留藏。有头有尾,庸人看不出他长短阔狭;无遮无掩,旁观望不见他美恶精粗。平平而过,虽有风波不险,何虑倾覆。  缓缓而行,即遇顺风不使,那肯颠狂,行来郑重规模大,体度..........

第八十五回

小五义

..........。子信能改悔,则是能怀晏子之志,而又加以八尺之长,若再躬行仁义,出事明主,其名必扬矣。”御者甚喜。御者致谢其妻,道:“蒙贤妻教戒,始知进修有路。”其妻道:“妾又闻,贱虽不可居,若背于义,则又宁居之;贵虽可为,若虚骄而贵,则又不可也。”御者感谢。自此之后、遂自改悔,学道谦逊,常若不足。虽仍出为晏子赶车,而气象从容,大非昔比。晏子见之,甚是惊异,因诘问道:“汝昔纠纠是一匹夫,今忽雍和近于贤者,斯必有故。”御者不能隐,遂..........

卷四·集部

书目答问

..........集,若吕陶、刘挚、彭龟年,聚珍本有之。宗泽、吕祖谦,在《金华丛书》内。永嘉四灵,在《南宋群贤小集》内。)

  《拙轩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赵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有传钞本,无刻本。)

  《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金元好问。张穆校补刻本,又康熙间无锡华氏刻本。)

  《元遗山诗注》十六卷。(施国祁注。原刻本。)

  《剡源..........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大戴礼记

..........则夫杖可因笃焉。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雠,不与同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弟子问于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曾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