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百家姓

..........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卒谥献武。

  谢灵运 (385~433)

  南朝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地望分布

  河南陈留郡。

卷三·连城

聊斋志异

..........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宰终于任,家口淹滞不能归,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以故士林益重之,而家由此益替。

  史孝廉有女字连城,工刺绣,知书,父娇爱之。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又赞挑绣之工云:“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女得诗喜,对父称赏,父贫之。女逢人..........

第二十八回

儒林外史

..........。进来坐下,季苇萧动问:“仙乡尊字?”那人道:“贱字穆庵,敝处湖广。一向在京,同谢茂秦先生馆于赵王家里。因返舍走走,在这里路过,闻知大名,特来进谒。有一个小照行乐,求大笔一题。将来还要带到南京去,遍请诸名公题咏。”季苇萧道:“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了。”说罢,吃了茶,打恭上轿而去。恰好鲍廷玺走来,取了书子和盘缠,谢了季苇萧。季苇萧向他说:“姑老爹到南京,千万寻到状元境,劝我那朋友季恬逸回去。南京..........

第七十七回

三侠五义

..........”白五爷道:“这有何妨。人生及时行乐,也是快事。他二人如此多情,兄台何如此之拘泥?请问尊姓。”那人道:“小弟姓汤名梦兰,乃扬州青叶村人氏,只因探亲来到这里,就在前村居住。可巧今日无事,要到玉兰坊闲步阐步。恐有题咏,一时忘记了笔砚,因此叫小童回庄去取。不想落下雨来,正在踌躇,承他一番好意,让我庙中避雨。我还不肯。他们便再三拉我到这里,不放我动身,甚的云咧雨咧,说了许多的混话。”白玉堂道:“这就是吾兄之过了。”汤生道:..........

闺阁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

.....  ◎洪节母

  洪稚存太史亮吉,幼孤贫,母太夫人教之读书。一日,太史从受《仪礼》至“夫者妻之天”,太夫人恸绝良久,呼曰:“吾何戴矣。”遂废此句。太史贵后,绘机声灯影图,遍求名辈,诗笔表扬,同时巨人长德,咸有题咏,见之嘉、道诗文集中甚多。

卷一·相地

园冶

..........佳境也。开池浚壑,理石挑山,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竹修林茂,柳暗花明。五亩何拘,且效温公之独乐;四时不谢,宜偕小玉以同游。日竟花朝,宵分月夕。家庭侍酒,须开锦幛之藏;客集征诗,量罚金谷之数。多方题咏,薄有洞天。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宅遗谢眺之高风,岭划孙登之长啸。探梅虚蹇,煮雪当姬。轻身尚寄玄黄,具眼胡分青白。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

本纪·卷二十

清史稿

..........学士杜受田卒。丁卯,罗绕典奏,行抵长沙,闻知贼由道州窜出江华、永明、桂阳、嘉禾,诚恐衡郡有失,省垣亦应预防。得旨,即妥筹办理。戊辰,给事中袁甲三劾定郡王载铨、尚书恒春、侍郎书元,迭查有迹,各予谴责,其题咏载铨息肩图各员,并下部议处。庚午,奕山、布彦泰奏,回匪倭里罕纠约布鲁特突入卡伦,官兵击卻之。壬申,洪秀全攻陷郴州。甲戌,常大淳奏岳州宜筹防堵,诏徐广缙拨兵前往。以麟魁为刑部尚书。

  八月己卯朔,向..........

第十二出·寻梦

牡丹亭

..........如依主,娇鸟嫌笼会骂人。”〔下〕〔旦〕丫头去了,正好寻梦。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似牡丹亭畔。嵌雕阑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线儿春甚金钱吊转!呀,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好不话长!

  【嘉庆子】是谁家少俊来近远,敢迤逗这香闺去沁园?话到其间腼腆。他捏这眼,奈烦也天;咱噷这口,待酬言。

  【尹令】那书生可意呵,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

韩湘子全传

..........昌黎,际唐宪宗之盛时,为韩文公之犹子。术解三真,方明八石;外珍五曜,内守九精。云装解黻,驯登无上之仙梯;烟驾飞凫,圆证一真之道果。第名不载于家乘,事不外于传记,阅公之文集,有祭十二郎文而无其人;参公之题咏,有云横秦岭句而虚其目。只以朦师瞽叟,执简高歌;道扮狂讴,一唱三叹。熙熙然慊愚氓村妪之心,洋洋乎入学究蒙童之耳,而章法庞杂舛错,谚词诘屈聱牙。以之当榜客鼓枻之歌,虽听者忘疲;以之登骚卿鉴赏之坛,则观者..........

第五十七回

林公案

..........竣工,又召佃耕种,相度地势,分种五谷,这正所谓因地制宜,故种植之物皆能异常繁荣。当地人民,又多了一种生计,新疆的出品也骤然增加了不少,颂声载道,民间着实感戴。林公公余以笔墨消遣,在省文武及绅士求他书联题咏的,户限为穿。那时风行率更体,林公所书,完全脱胎于欧阳询,所以大家都视为珍宝。伊犁一般的笺纸店,莫不利市三倍,不过三四个月,林公的手迹已传遍冰天雪地中了。

  林公在伊犁勘办开垦,事无大小,都是亲身..........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