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本纪·卷十三

明史

..........监刘恒监军,讨山都掌蛮。

  秋七月乙酉,停河南采办。九月辛未,振湖广、江西饥。

  冬十二月庚子,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帝曰:“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切责之。辛丑,杖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谪官有差。是月,程信破山都掌蛮,平之。

  是年,琉球、哈密、占城、乌斯藏入贡。朝鲜献海青、白鹊,谕毋献。

  四年春正月甲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甲子,免湖广被灾秋粮。甲申,诏中外势家..........

志·卷七十三

明史

..........二卷

  胡靖《沅州志》七卷

  姚昺《永州府志》十卷

  林球《荆门州志》十卷

  童承叙《沔阳州志》十八卷

  周绍稷《郧阳府志》二十一卷

  王心《郴州志》六卷

  黄仲昭《八闽通志》八十七卷,《邵武府志》二十五卷

  王应山《闽大记》五十五卷,《闽都记》三十二卷

  何乔远《闽书》一百五十四卷

  王世懋《闽部疏》一卷

  陈鸣鹤《闽中考》一卷,《..........

志·卷七十五

明史

.....  《叶盛奏草》三十卷,《文稿》二卷、诗一卷

  《杨守陈全集》三十卷

  范理《丹台稿》十卷

  《林鹗文稿》十卷

  罗伦《一峰集》十卷

  庄昶《定山集》十卷

  黄仲昭《未轩集》十三卷

  陈献章《白沙子》八卷,《文集》二十二卷,《遗编》六卷

  《杨起元文编》六卷

  《张弼文集》五卷、诗四卷

  胡居仁《敬斋集》三卷

  陈真晟《布衣存稿》..........

列传·卷六十七

明史

..........兰溪人。成化二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王。明年冬,授编修。

  宪宗将以元夕张灯,命词臣撰诗词进奉。懋与同官黄仲昭、检讨庄昶疏谏曰:“顷谕臣等撰鳌山烟火诗词,臣等窃议,此必非陛下本怀,或以两宫圣母在上,欲备极孝养奉其欢心耳。然大孝在乎..........自古不闻有浚海者。”议遂寝。南北郊议起,拯言不可,失帝意。寻坐郊坛祭器缺供,落职归。久之复官。致仕,卒。

  黄仲昭,名潜,以字行,莆田人。祖寿生,翰林检讨,有学行。父嘉,束鹿知县,以善政闻。

  仲昭性端谨,年十五六即有志正..........

列传·卷六十八

明史

..........位,陈时政八事。历诋太监萧敬,内阁万安、刘吉,学士尹直,侍郎黄景、刘宣,都御史刘敷,尚书李裕、李敏、杜铭,大理丞宋经,而荐致仕尚书王恕、王竑、李秉,去任侍郎谢铎,编修张元祯,检讨陈献章,佥事章懋,评事黄仲昭,御史强珍、徐镛、于大节,给事中王徽、萧显、贺钦,员外林俊,主事王纯及现任尚书余子俊、马文升,巡抚彭韶,侍郎张悦,詹事杨守陈。且言指挥许宁、内官怀恩,并拔出曹辈,足副任使。他所陈,多斥近幸,疏辞几万言..........

诸儒学案上·文懿章枫山先生懋

明儒学案

  章懋字德懋,金华兰谿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与同官黄仲昭、庄昶谏上元烟火,杖阙下,谪知临武。历南大理评事,福建按察司佥事,考绩赴吏部,乞休。冢宰尹旻曰:“不罢软,不贪酷,不老疾,何名而退?”先生曰:“古人正色立朝,某罢软多矣。古人一介不取,视民如伤,某贪酷多矣。..........

卷十

万历野获编

..........台清卿不屑居,不知祖宗朝,石首杨文定、淳安商文毅、安福彭文宪辈,俱以常卿少卿为辅臣也。亦可慨矣!

  【翰林建言知名】词林职在论思讽议,若面折廷诤,非其事也。惟成化初年,以上元宫中放灯事,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录,合疏力谏,俱谪外,时人名为“翰林三谏“。按上元鳌山,本祖宗故事,且两宫在养,理宜娱侍,初非主上过举,此疏似属可已。至嘉靖初年,山西佥事前给事中史道,疏论元转杨廷和漏纲元凶;御史曹嘉,品第朝臣五..........

卷二十

万历野获编

  ○言事

  【章枫山封事】成化三年十二月,翰林编修章枫山(懋)因内阁出小揭帖,传与学士吴节等诸词臣,分作灯词。章约同官庄{曰水}、黄仲昭上疏力谏,宪宗大怒,三臣俱廷杖远贬,当世高之。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时英宗服制久阕,孝庄孝穆两太后并以天下养,上元胜节,亦宜上觞为寿。且翰林职在词章,宋时欧、苏诸公为学士时,岁时撰进,亦不..........

卷二十四

日知录

..........百七十人。此可知翰林不皆文学之士矣。赵磷《因话录》云:“文宗赐翰林学士章服。续有待诏欲先赐,本司以名上,上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且待别日。’”

  成化三年,以明年上元张灯,命翰林院词臣撰诗词。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昶上疏言:“翰林之官,以论思代言为职。虽曰供奉文字,然鄙俚不经之词,岂宜迸于君上?固不可曲引宋祁,苏轼之教坊致语,以自取侮慢不敬之罪。臣等又尝伏读宣宗章皇帝御制《翰林箴》,有曰:‘启沃之言,惟义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