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讳辩

唐代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宋代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宋代郑刚中

..........邦人说,风俗今知果差别。
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
语言混杂常嗫嚅,怀袖携持类饕餮。
唇无贵贱如激丹,人不诅盟皆歃血。
初疑被窘遭折齿,又怪病阳狂嚼舌。
岂能鼎畔窃硃砂,恐或遇仙餐绛雪。
又疑李贺哎心出,咳唾皆给腥未歇。
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
酸醎甘苦各有臓,偏受辛毒何其拙。
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会池要清洁。
我尝效尤进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
一身..........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

宋代郑刚中

..........邦人说,风俗今知果差别。

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语言混杂常嗫嚅,怀袖携持类饕餮。

唇无贵贱如激丹,人不诅盟皆歃血。初疑被窘遭折齿,又怪病阳狂嚼舌。

岂能鼎畔窃朱砂,恐或遇仙餐绛雪。又疑李贺呕心出,咳唾皆红腥未歇。

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

酸咸甘苦各有脏,偏受辛毒何其拙。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华池要清洁。

我尝效尤进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一身..........

再次韵答余司理

宋代陈造

..........诗。
自怜老去才易尽,平日尚有黄绢辞。
挑灯初听鼕鼕鼓,南风收尽檐间雨。
麦根既润燥乃宜,此事时传老农语。
人家屋脊黄云中,南村北村欢笑同。
定知老子喜欲舞,鼎来骚客争奏功。
诗人例天肯土血,浩然不逢李贺疾。
宿羽缠结我未脱,前身永思今次律。
君亦妙巧戕其天,低摧与我皆可怜。
经篇严密更开托,却须编入襄阳乐。

括酹江月

宋代林正大

..........夜,步月褰衣行乐。置酒花前,清香争发,雪挽长条落。山城薄酒,共君一笑同酌。
且须眼底柔英,尊中清影,放待杯行数。莫遣洞箫声断处,月落杯空牢寞。只恐明朝,残红栖绿,卷地东风恶。更须来岁,花时携酒寻约。
李贺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

读舅氏欧耐轩遗槁

元代陈宜甫

舅没于今二十年,文章零落更谁传。朝廷不喜刘蕡策,风月空留李贺篇。

得米养亲供子职,有才无命岂天然。人言我貌偏相似,收读群书即旧毡。

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 其一 真想

明代黄衷

淑灵孕秀彦,蚤岁冠乡书。雾豹焕文彩,诸良叹不如。

渐鸿抱孤志,冥冥历天衢。游息必时乂,焉能齿空疏。

李贺客京邑,高轩辔常纡。贾生策利害,于治亦绪馀。

孝皇肆贤网,喜得奇货居。摅心在军国,妙契水与鱼。

行志三十年,文墨安足拘。眷言惬真想,归卧南山庐。

沈园歌

当代陈伟强

..........,销魂岂独《钗头凤》?
诗句流传八百年,使侬一诵便缠绵。
阿侬寄语放翁道:“莫怨娘亲只怨天。
佳人自古多薄命,天理从来忌有情!
君不见红楼一觉烟花梦,金玉缘摧木石盟”?
耳边一缕天音绕:“天若有情天亦老(借李贺句),人无真爱如衰草。
荣华富贵等尘埃,惟有深情是异宝。
别恼聚恂欢乐稀,痴儿騃女尚依依。
君不见生难共枕死同穴,梁祝双双化蝶飞”!

李贺歌集

唐代齐己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
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
珊瑚掇尽空土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