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李遥买杖

宋代沈括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活板

宋代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

古人铸鉴

宋代沈括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

开元乐

宋代沈括

殿后春旗簇仗,楼前御队穿花。一片红云闹处,外人遥认官家。

延州

宋代沈括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开元乐

宋代沈括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金山

宋代沈括

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芦管玉箫齐送夜,一声飞断月如烟。

次韵辛著作兴化园池诗 其二

宋代沈括

东来重见郭翻船,目极沧洲似渺然。浪信小桡穿竹去,不知佳景向谁边。

白头赵将心仍在,多病莱芜灶不烟。惟有王家风月地,时时客看满池莲。

开元乐

宋代沈括

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鄜延凯歌 其二

宋代沈括

天威略⑴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