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方 yī fāng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漢語大詞典》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地 dì/de《國語辭典》
地 [ dì ]
名- 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有时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 陆地。如:「高地」、「洼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尽其利」。
- 场所。如:「发祥地」、「目的地」、「根据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 区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台湾各地」。
- 地位、位置。如:「留余地」、「易地而处」。《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 心意、意志的领域。如:「颇有见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 本质、质地、底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 路程。如:「这里距离省城约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诗:「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 用于副词语尾。如:「忽地」、「蓦地」。
- 置于「立」、「坐」、「卧」等动词之后。相当于「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地 [ de ]
助-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后。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势渐渐地小了。」同「的 」。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河烟(河烟)
唐 王建 上田仆射 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弦。 ——《骈字类编》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动-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 姓。如汉代有接昕。
诸生(諸生)zhū shēng
(1).各种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吕氏春秋·仲冬》:“阴阳争,诸生荡。”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 尹知章 注:“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生,谓知学之士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始皇 ﹞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
(3).众弟子。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 蕃 齿,相与言於助教博士。”《新唐书·高智周传》:“俄拜 寿州 刺史,其治尚文雅,行部,先见诸生,质经义及政得失,既乃録狱讼,考耕餉勤堕,以为常。”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4). 明 清 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鼎自述荣遇数事》:“翌日,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明史·文苑传二·罗玘》:“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应童子试,援笔立就如宿构,为诸生,以忠义自许。”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谢山 先生年十四,补诸生,例謁学宫。” ——《漢語大詞典》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 尹知章 注:“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生,谓知学之士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始皇 ﹞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
(3).众弟子。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 蕃 齿,相与言於助教博士。”《新唐书·高智周传》:“俄拜 寿州 刺史,其治尚文雅,行部,先见诸生,质经义及政得失,既乃録狱讼,考耕餉勤堕,以为常。”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4). 明 清 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鼎自述荣遇数事》:“翌日,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明史·文苑传二·罗玘》:“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应童子试,援笔立就如宿构,为诸生,以忠义自许。”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谢山 先生年十四,补诸生,例謁学宫。” ——《漢語大詞典》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副-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管弦(管絃)guǎn xián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漢語大詞典》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