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

皮日休唐代〕《七爱诗。白太傅(居易)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
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
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
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
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吾爱乐天逸才生自

吾爱(吾愛)wú ài
(1).我所爱的人。称亲友。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丝路有恆悲,矧廼在吾爱。”
(2).我所爱的人。称妻子。
(3).我所爱的人。称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白 bái《國語辭典》

白 [ ​bái ]

語音
  1.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 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 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 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 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 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 潔淨的。如:「潔白」。
  3.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 率直、誠實。如:「坦白」。
  5. 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 錯誤的。如:「寫白字」。
  7.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 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 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 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白 [ ​bó ]

讀音
  1. (一)​之讀音。
乐天(樂天)lè tiān
(1).谓乐于顺应天命。《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 注:“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 汤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 注:“圣人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陶潜 《自祭文》:“勤靡餘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漢語大詞典》
逸才 yì cái
(1).指出众的人才。《后汉书·蔡邕传》:“ 伯喈 旷世逸才,多识 汉 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唯博学好古,旷代逸才,我乃从之。”
(2).指出众的才能。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 益州 刺史因奏 王襃 有逸才,能为文。” 宋 刘子翚 《晚饮》诗:“醉里挥犀妙,方知有逸才。”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 三山 士人 郑唐 ,有逸才,好讥谑。”  ——《漢語大詞典》
生自 shēng zì
尚且。《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活时同室,死后同槨,妻儿生自嫌我,何况他人?”  ——《漢語大詞典》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1.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1.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1.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1.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3.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1.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2.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3.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1.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1. 姓。如汉代有然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