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自禹及文武,天机嗒然弛。

皮日休唐代〕《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云木老,大块烟霞委。自颛顼以降,贼为圣人轨。
尧乃一庶人,得之贼帝挚。挚见其德尊,脱身授其位。
舜唯一鳏民,冗冗作什器。得之贼帝尧,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后,以功继其嗣。得之贼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机嗒然弛。姬公树其纲,贼之为圣智。
声诗川竞大,礼乐山争峙。爰从幽厉馀,宸极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诸侯实虎兕。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阙里。
由是圣人生,于焉当乱纪。黄帝之五贼,拾之若青紫。
高挥春秋笔,不可刊一字。贼子虐甚斨,奸臣痛于箠。
至今千馀年,蚩蚩受其赐。时代更复改,刑政崩且陊.
予将贼其道,所动多訾毁。叔孙与臧仓,贤圣多如此。
如何黄帝机,吾得多坎踬。纵失生前禄,亦多身后利。
我欲贼其名,垂之千万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文武天机嗒然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禹 yǔ《國語辭典》

禹 [ yǔ ]

  1. 传说中的一种虫。《说文解字·禸部》:「禹,虫也。」
  2. 人名。夏代开国之君。相传因治水有功,得舜让位,立国为夏。也称为「大禹」、「夏禹」。
  3. 姓。如金代有禹显。
及 jí《國語辭典》

及 [ jí ]

  1. 到、到達。如:「及至」、「及第」、「推己及人」。《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鄭國遊人來及家,洛陽行子空歎息。」
  2.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3. 比得上。《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 牽涉、發生關係。如:「波及」、「涉及」、「言不及義」。
  5. 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如:「兄終弟及」。《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1. 與、和。《書經·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唐·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文武 wén wǔ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谷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漢語大詞典》
天机(天機)tiān jī
(1).犹灵性。谓天赋灵机。《庄子·大宗师》:“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2).谓天之机密,犹天意。 宋 陆游 《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后亦以泛指秘密,故不能透露秘密谓之“天机不可泄漏”。参见“ 天机不可泄漏 ”。
(3).国家的机要事宜。《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君临万国,秉统天机。”
(4).星宿名。即斗宿。  ——《漢語大詞典》
嗒然 tà rán
(1).形容身心俱遣、物我两忘的神态。 唐 白居易 《隐几赠客》诗:“有时犹隐几,嗒然无所偶。”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一:“ 与可 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且当抱瓮之时,嗒然忘形,志虑外絶,精神内营,目不见色,耳不闻声。” 清 金农 《寻孟尊师草堂》诗:“嗒然白云外,巾舃得清凉。”
(2).形容沮丧怅惘的神情。 朱自清 《白采》:“他已经搬到附近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嗒然而归。” 茅盾 《子夜》十八:“她猛可地站了起来,全身是反抗的火焰。然而她又随即嗒然坐下。”参见“ 嗒焉 ”。  ——《漢語大詞典》
弛 chí《國語辭典》

弛 [ shǐ ]

  1. 放松弓弦。《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墨子·三辩》:「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
  2. 松懈、怠缓。如:「松弛」。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
  3. 舍弃、废除。《文选·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二·官政二》:「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
  4. 毁坏。《国语·鲁语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文选·贾谊·过秦论》:「宗庙崩弛,国家为墟。」

弛 [ ​chí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