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园林红橘柚,窗户碧潇湘。

齐己唐代〕《秋夕寄诸侄

每到秋残夜,灯前忆故乡。园林红橘柚,窗户碧潇湘。
离别身垂老,艰难路去长。弟兄应健在,兵火里耕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园林橘柚窗户潇湘

园林(園林)yuán lín
(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 晋 张翰 《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 唐 贾岛 《郊居即事》诗:“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明 刘基 《春雨三绝句》之一:“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清 吴伟业 《晚眺》诗:“原庙寒泉里,园林秋草旁。”
(2).指故乡。《元诗纪事》卷三四引 元 僧 实 《竹深处》诗:“宦游十载天南北,犹想园林思不忘。” 清 顾炎武 《秋雨》诗:“流转三数年,不得归园林。”  ——《漢語大詞典》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红 [ gōng ]
     ◎ 古同“”,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橘柚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一 初放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其一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唐 杜甫 禹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唐 李颀 临别送张諲入蜀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唐 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唐 卢纶 送浑别驾赴舒州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宋 司马光 黄甘 采助杯盘胜,羞将橘柚偕。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宋 曾巩 橙子 入苞岂数橘柚贱,芼鼎始足盐梅和。
元 尹廷高 耕云寮即事二首 其二 休笑生涯薄,疏篱橘柚黄。
元 黄溍 有感二首 其一 橘柚青黄照眼垂,秋风篱落自纷披。  ——《骈字类编》
窗户 chuāng hù
亦作“窻户”。 窗。 南朝 梁 何逊 《嘲刘谘议孝绰》诗:“房櫳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窻户忽已凉。”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翦烛写诗无语,漠漠寒生窗户。”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四面窗户洞开,水天一色。” 曹禺 《雷雨》第一幕:“大概是窗户没有开。”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1.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1.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潇湘(瀟湘)xiāo xiāng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