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寒枝噪乾鹊,故人登我堂。

王世贞明代〕《助甫远驾见访遂成四章情见乎辞 其一

为欢日苦短,为别日苦长。与子期燕中,不知几星霜。

寒枝噪乾鹊,故人登我堂。东风随裾来,四坐为芬芳。

缱绻未及申,命酒且尽觞。流尘满金徽,拂拭荐瑶床。

弹者志文王,听者称望羊。击节三起坐,掩抑以彷徨。

安得双鸾翼,凌云共翱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寒枝乾鹊故人

寒枝
寒冬凋零的林木  ——《整理自网络》
噪 zào《國語辭典》

噪 [ zào ]

  1. 喧闹、吵闹。如:「鼓噪」、「聒噪不休」。
  2. 虫鸟争鸣。如:「群鸦乱噪」。唐·王维〈酬诸公见过〉诗:「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乾鹊(乾鵲)qián què
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狌狌知往,乾鹊知来。”《西京杂记》卷三:“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鹊,古所谓乾鹊是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 马瑞辰 通释:“鹊即乾鹊,今之喜鹊也……鹊性喜晴,故名乾鹊。”一说,“乾”音“虔”(qián)。鹊为阳鸟,先事物而动应,故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一》:“前辈多以‘乾鹊’为‘乾’音‘干’,或以对‘湿萤’者有之。唯 王荆公 以为‘虔’字,意见于‘鹊之彊彊’,此甚为得理。余尝广之曰,乾,阳物也。乾有刚健之意。而《易》统卦有云:‘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淮南子》曰,‘乾鹊知来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以是知音‘干’为无义。”  ——《漢語大詞典》
故人 gù rén
(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
(2).古人;死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 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4).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沈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漢語大詞典》
登 dēng《國語辭典》

登 [ dēng ]

  1. 上、升。由低处到高处。如:「登山」、「登峰造极」、「一步登天」、「捷足先登」。《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宋·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词:「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 进用、提拔。《管子·小匡》:「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3. 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宋·苏轼〈荔支叹〉:「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4. 记录、刊载。如:「登记」、「登报」、「登帐」、「刊登」。
  5. 科举考试合格被录取。唐·郑谷〈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登博学弘词科,工文章。」
  6. 收取别人物品时的敬词。如:「拜登厚赐」。
  7. 北方方言。指穿。如:「脚登长筒靴」。《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上面套著枣红铁线纱夹马褂,底下登著缎靴。」
  1. 姓。如三国时蜀国有登定。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堂 táng《國語辭典》

堂 [ táng ]

  1. 正房、大廳。如:「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 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如:「明堂」、「政事堂」、「大堂」。
  3. 用於廳堂名稱。有時也含有某一世系的意義。如:「養志堂」、「三槐堂」。
  4. 專門用途的房屋。如:「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5. 同祖父的親屬。參見「堂兄弟」、「堂姪」等條。
  6. 量詞:➊ ​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一堂瓷器」、「兩堂家具」。➋ ​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
  7. 用於商店的名號。如:「同仁堂」、「回春堂」。
  1. 宏偉。如:「富麗堂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