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怪 guài《國語辭典》
怪 [ guài ]
形- 奇异的。如:「怪模怪样」、「奇形怪状」。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 奇异、不寻常的事物。《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神话传说中的妖魔之类。如:「鬼怪」、「妖怪」。《文选·班彪·王命论》:「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
- 姓。如黄帝时有怪义。
- 惊讶、疑忌。《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 责备、埋怨。如:「责怪」、「怪罪」。《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不怪朱、象,而非尧、舜,岂不过甚矣哉?」《儒林外史·第三回》:「论这事,只该怪我们 金老爷。」
- 很、甚。如:「这娃儿怪讨人喜欢的!」《红楼梦·第四二回》:「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
高材 gāo cái
见“ 高才 ”。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未遇 wèi yù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漢語大詞典》
有司 yǒu sī
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今一二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哉?”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 元 《日损斋笔记·辨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几十年来的 元 君荒淫,有司毒虐,天下兵起,中原之民,久无所主。” ——《漢語大詞典》
何日 hé rì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漢語大詞典》
选 ( 選 ) xuǎn
选 [ xuǎn ]
- 挑拣,择:~择。~购。~辑(➊挑选并辑录;➋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
-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
-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
-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方闻(方聞)fāng wén
(1).博洽多闻。《汉书·武帝纪》:“今礼崩乐坏,朕甚閔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咸淳 六年二月一日诏书:“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博学方闻之士,文章尔雅,援引今故,间徵子纬,旁及异域,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之。”
(2).指博洽多闻之士。 黄人 《〈清文汇〉序》:“虽网罗未广,疏漏正多,尚有俟海内方闻,俛为增益。”
(3).见“ 方闻科 ”。 ——《漢語大詞典》
(2).指博洽多闻之士。 黄人 《〈清文汇〉序》:“虽网罗未广,疏漏正多,尚有俟海内方闻,俛为增益。”
(3).见“ 方闻科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