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名-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牧 mù《國語辭典》
牧 [ mù ]
动- 放饲牲畜。如:「牧牛」、「牧羊」。唐·杜甫〈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 修养。《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 治理、统治。《荀子·成相》:「请牧祺,明有基。」《新唐书·卷一一八·裴潾传》:「陛下以孝安宗庙,以仁牧黎庶。」
- 放饲牲畜的人。《左传·昭公七年》:「马有圉,牛有牧。」唐·段文昌〈平淮西碑〉:「牧除害马,农去蟊贼。」
- 放养牲畜的地方。如:「牧场」、「牧地」。
- 畜牧业的简称。如:「农、林、渔、牧」。
制 ( 製 ) zhì《國語辭典》
制 [ zhì ]
名- 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 父母喪事。如:「守制」、「父制」、「母制」。《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 製造。如:「制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同「製 」。
- 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
- 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 決斷、裁決。如:「裁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 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儋蓝(儋藍)dān lán
即 襜襤 。古北方部族名。 唐 高适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 李牧 制 儋蓝 ,遗风岂寂寥。” ——《漢語大詞典》
遗风(遺風)yí fēng
亦作“ 遗凮 ”。
(1).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史记·货殖列传》:“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在官脩德,民歌遗凮。” 洪适 释:“凮即风字。”《南史·袁湛传》:“性孝履顺,栖冲业简,有 舜 之遗风。” 宋 陈亮 《胡夫人吕氏墓碣铭》:“吾叙次夫人,以存其大母之遗风。” 清 刘廷玑 《结交行》:“ 羊 左 遗风邈莫攀, 管 鲍 高情亦乌有。” 郭沫若 《牧羊哀话》四:“ 朝鲜 人席地而坐,席地而寝,还存在着我国古代的遗风。”
(2).前代遗留下来的音乐。《淮南子·原道训》:“扬 郑 卫 之浩乐,结激 楚 之遗风。” 高诱 注:“遗风,犹餘声也。”《汉书·董仲舒传》:“夫 虞氏 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 孔子 在 齐 而闻《韶》也。”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古人已矣古乐在,髣髴《雅》《颂》之遗风。”
(3).疾风。《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纵骋驰騖,忽如影靡。遇都越国,蹶如歷块。追奔电,逐遗风。” 李善 注:“遗风,风之疾者也。” 汉 扬雄 《甘泉赋》:“声駢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元 马臻 《题画海南入贡天马图》诗:“雄姿挺挺浴海气,一刷万里追遗风。”
(4).特指骏马。《吕氏春秋·本味》:“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高诱 注:“匹、乘皆马名。《周礼》七尺以上为龙,行迅谓之遗风。”《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乘遗风,射游騏。”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遗风,千里马也。” 南朝 梁 沈约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诗:“将御遗风軫,远侍瑶臺会。” ——《漢語大詞典》
(1).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史记·货殖列传》:“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在官脩德,民歌遗凮。” 洪适 释:“凮即风字。”《南史·袁湛传》:“性孝履顺,栖冲业简,有 舜 之遗风。” 宋 陈亮 《胡夫人吕氏墓碣铭》:“吾叙次夫人,以存其大母之遗风。” 清 刘廷玑 《结交行》:“ 羊 左 遗风邈莫攀, 管 鲍 高情亦乌有。” 郭沫若 《牧羊哀话》四:“ 朝鲜 人席地而坐,席地而寝,还存在着我国古代的遗风。”
(2).前代遗留下来的音乐。《淮南子·原道训》:“扬 郑 卫 之浩乐,结激 楚 之遗风。” 高诱 注:“遗风,犹餘声也。”《汉书·董仲舒传》:“夫 虞氏 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 孔子 在 齐 而闻《韶》也。”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古人已矣古乐在,髣髴《雅》《颂》之遗风。”
(3).疾风。《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纵骋驰騖,忽如影靡。遇都越国,蹶如歷块。追奔电,逐遗风。” 李善 注:“遗风,风之疾者也。” 汉 扬雄 《甘泉赋》:“声駢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元 马臻 《题画海南入贡天马图》诗:“雄姿挺挺浴海气,一刷万里追遗风。”
(4).特指骏马。《吕氏春秋·本味》:“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高诱 注:“匹、乘皆马名。《周礼》七尺以上为龙,行迅谓之遗风。”《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乘遗风,射游騏。”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遗风,千里马也。” 南朝 梁 沈约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诗:“将御遗风軫,远侍瑶臺会。” ——《漢語大詞典》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古同“恺”,快乐。
- 古同“凯”,胜利的。
寂寥 jì liáo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 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