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

李德裕唐代〕《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诚信虚发神明

诚信(誠信)chéng xìn
真诚;真诚之心。《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 雄 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 华 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宋 叶适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 吴兴 李公 ,以诚信质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虚发(虚發)xū fā
(1).空射;射不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箭不苟害,解脰陷脑;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四:“机不虚发,中必饮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仔细看那箭干上,有两行细字道:‘矢不虚发,发必应弦。’” 曹亚伯 《武昌起义》:“ 瑞澂 兵船又被击败,民军砲无虚发。”
(2).空拉弓弦而不放箭。《战国策·楚策四》:“ 更羸 与 魏王 处京臺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 谓 魏王 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有间,雁从东方来, 更羸 以虚发而下之。”  ——《漢語大詞典》
神明 shén míng
(1).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 孔颖达 疏:“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孝经·感应》:“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唐玄宗 注:“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噬嗑》:“六爻既立,神明喜告,文定吉祥, 康叔 受祸。” 巴金 《家》四:“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
(2).特指太阳神。《史记·封禅书》:“ 长安 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 阳谷 ;日没於西,墓谓 濛谷 也。”
(3).明智如神。《淮南子·兵略训》:“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 汉 焦赣 《易林·旅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隐娘 到 许 ,遇见如此,服 刘公 神明,便弃 魏 归 许 。”
(4).谓人的精神,心思。《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王冰 注:“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髮白齿落,属於形骸;至於眼耳关於神明,那可便与人隔。”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神明顿颯爽,毛髮皆萧然。”
(5).神圣;高超。《易·繫辞上》:“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朱熹 本义:“使其心神明不测,如鬼神之能知来也。”《礼记·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颖达 疏:“神明,微妨无方,不可测度,故云非人所知也。” 五代 徐夤 《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
(6). 汉武帝 所建台名,在 建章宫 内,为祀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文选·班固〈西都赋〉》:“ 神明 鬱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躋。” 李善 注引《汉书》:“ 孝武 立 神明臺 。” 清 黄宗羲 《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观 玉堂 、 神明 、 渐臺 、 太液 之胜,餉以内珍。”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漢語大詞典》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1.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