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皮日休唐代〕《太湖诗。桃花坞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回环披拂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洞 dòng《國語辭典》

洞 [ dòng ]

  1. 深穴。如:「壁洞」、「山洞」。
  2. 穿破的孔。如:「衣服破了一个洞。」
  3. 口语中用来代替数目字的「零」。如:「洞洞拐」。
  1. 深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1. 透澈、明白。如:「洞悉」、「洞察」。

洞 [ tóng ]

  1. 参见「澒洞」、「洪洞县」等条。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1.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2.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3.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1.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2.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3.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4.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5.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1.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1.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1. 姓。如汉代有任尚。
回环(迴環)huí huán
(1).循环往复。《关尹子·四符》:“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唐 李峤 《汾阴行》:“道傍古老长嘆息,世事回环不可识。”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眇眇万古歷,回环今几周?”
(2).指反复。 清 黄宗羲 《复秦灯岩书》:“忽奉手书,回环不能释手。”
(3).环绕。 唐 令狐楚 《赋山》诗:“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复用前韵》:“门外回环皆碧水,亭中坐卧得青山。”
亦作“廻环”。
(1).周行;循环。《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飞奔互流缀,緹彀代廻环。” 李周翰 注:“廻环,周行也。”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枢常不转,海岳自廻环。”
(2).反复;来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扬雄 《解嘲》,杂以谐謔,迴环自释,颇亦为工。” 唐 白居易 《醉后赠人》诗:“香毬趁拍迴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 郁达夫 《采石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 羲和 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
(3).环绕。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清 杜岕 《过隐仙道院》诗:“古树半身在,迴环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种灰白的水鸟,每当太阳落下最后底光在西山之巅的时候,它们总飞出来在 宝城 底城上,回环的翱翔三圈。”  ——《漢語大詞典》
把 bǎ/bà《國語辭典》

把 [ bǎ ]

  1. 握住、拿著。如:「把手言欢」、「把住栏干」。《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 看守。如:「把守」、「把关」。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3. 给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4.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1. 量词:➊ ​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➋ ​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➌ ​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➍ ​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➎ ​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1. 表示约数。如:「丈把长」、「个把钟头」。《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1. 将:➊ ​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➋ ​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2. 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把 [ bǎi ]

  1. (一)​1.之又音。

把 [ bà ]

  1. 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如:「枪把」、「刀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也称为「把儿」、「把子」。
  2. 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如:「花把儿」、「叶把儿」。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1.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 姓。如漢代有云敞。
  1.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1.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恣 zì《國語辭典》

恣 [ zì ]

  1. 放纵。如:「恣情作乐」。《文选·张衡·思玄赋》:「淹栖迟以恣欲兮,耀灵忽其西藏。」《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
  2. 任凭、听任。《战国策·赵策四》:「诺,恣君之所使之。」《史记·卷八六·荆轲传》:「车骑美女,恣荆卿所欲,以顺适其意。」

恣 [ cī ]

  1. 参见「恣睢 」条。

恣 [ ​zī ]

  1. (一)​之又音。
披拂 pī fú
(1).吹拂;飘动。《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 成玄英 疏:“披拂,犹扇动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兰石轩》:“兰蕙花叶生动,披拂 湘江 之渚。” 俞天白 《危栏》:“削得短短的发,自然披拂的前刘海,衬得她脸蛋上青春色泽愈见得溢彩流光。”
(2).拨开。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始欣云雨霽,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