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南邻(南鄰)nán lín
(1).古指南方 金邻国 。《汉书·扬雄传上》:“仁声惠於北狄,武义动於 南邻 。” 颜师古 注:“南方有 金邻 之国,极远也,故云 南邻 。”
(2).南边的近邻。《文选·张衡〈思玄赋〉》:“指 长沙 之邪径兮,存 重华 乎南邻。” 李善 注:“《山海经》曰:‘南方 苍梧 之川,其中 九疑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界中。’”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南邻击鐘磬,北里吹笙竽。” 唐 杜甫 《遣兴》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綌。” 金 元好问 《早起》诗:“北舍南邻独乐声,夹衣晨起觉秋清。”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六:“南邻酒伴辱相呼,共访城东旧酒壚。” ——《漢語大詞典》
(2).南边的近邻。《文选·张衡〈思玄赋〉》:“指 长沙 之邪径兮,存 重华 乎南邻。” 李善 注:“《山海经》曰:‘南方 苍梧 之川,其中 九疑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界中。’”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南邻击鐘磬,北里吹笙竽。” 唐 杜甫 《遣兴》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綌。” 金 元好问 《早起》诗:“北舍南邻独乐声,夹衣晨起觉秋清。”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六:“南邻酒伴辱相呼,共访城东旧酒壚。” ——《漢語大詞典》
荡子(蕩子)dàng zǐ
(1).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 李善 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赵五娘忆夫》:“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 严复 《出都留别林纾》诗:“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 支那 荡子肠。”
(2).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妾 章氏 ,小字 阿端 ,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 清 周在浚 《行述》:“女, 吴兴 人,北里 朱某 计购之渡 江 ,逼与荡子夜合,女弗从。” 巴金 《沉默集·丹东的悲哀》:“他说那些喝酒赌钱吃得饱饱贪图淫乐的荡子,是共和国的大敌。” ——《漢語大詞典》
(2).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妾 章氏 ,小字 阿端 ,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 清 周在浚 《行述》:“女, 吴兴 人,北里 朱某 计购之渡 江 ,逼与荡子夜合,女弗从。” 巴金 《沉默集·丹东的悲哀》:“他说那些喝酒赌钱吃得饱饱贪图淫乐的荡子,是共和国的大敌。” ——《漢語大詞典》
妇 ( 婦 ) fù
妇 [ fù ]
- 已婚的女子:~人。少(shào )~。
- 妻,与“夫”相对:夫~。
- 儿媳:~姑(婆媳)。媳~。
- 泛指女性:~女。~孺(妇女儿童)。~幼。
无赖(無賴)wú lài
(1).没有才干;不中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问 上林 尉诸禽兽簿。十餘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嗇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文帝 曰:‘吏不当若是耶?尉无赖!’”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才无可恃。”《通典·选举六》:“有文无赖者计日可升,有用无文者终身不进。”
(2).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祐 平生,狼抗无赖。”《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 太祖 壮而无赖,县中皆厌苦之。”《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潘华 益无顾忌,日逐与无赖小人酒食游戏。”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你要好好走哇?不能再耍无赖啊?”
(3).指无赖子,无赖汉。《晋书·卞壸传》:“ 峻 拥强兵,多藏无赖。”《隋书·诚节传·陈孝意》:“前郡丞 杨长仁 , 雁门 令 王确 等,并桀黠,为无赖所归。”《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人叫做 石老鼠 ,是个有名的无赖。”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上虞 同乡会本为无赖所把持,出面索人,又为不佞所御退。”
(4).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汉 焦赣 《易林·泰之丰》:“龙蛇所聚,大水来处,滑滑泲泲,使我无赖。”《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彭城 夫人夜之厕,蠆螫其手,呻呼无赖。” 宋 苏轼 《策别二一》:“彼皆知其不过十年而復为平民,则自爱其身,而重犯法,不至於叫呼无赖,以自弃於凶人。” 明 归有光 《上总制书》:“况兵燹之餘,继以亢旱,岁计无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以纳税定选权……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无聊。谓多事而使人讨厌的。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二:“惟憎无赖 汝南 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宋 陆游 《雨中作》诗:“多情幽草沿墙緑,无赖羣蛙绕舍鸣。” 清 唐孙华 《和友人惜别》之一:“怪底春风正无赖,吹将柳絮落天涯。”
(6).指似憎而实爱。含亲昵意。 唐 段成式 《折杨柳》诗之四:“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宋 辛弃疾 《浣溪沙》词:“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7).无聊。谓情绪因无依托而烦闷。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意我覊愁正无赖,欲以此事相夸招。”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二出:“甚情怀,睡起思无赖,日转纱牕外。” 清 金人瑞 《塞北今朝》诗:“ 江 南士女却无赖,正对落花春昼长。” ——《漢語大詞典》
(2).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祐 平生,狼抗无赖。”《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 太祖 壮而无赖,县中皆厌苦之。”《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潘华 益无顾忌,日逐与无赖小人酒食游戏。”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你要好好走哇?不能再耍无赖啊?”
(3).指无赖子,无赖汉。《晋书·卞壸传》:“ 峻 拥强兵,多藏无赖。”《隋书·诚节传·陈孝意》:“前郡丞 杨长仁 , 雁门 令 王确 等,并桀黠,为无赖所归。”《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人叫做 石老鼠 ,是个有名的无赖。”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上虞 同乡会本为无赖所把持,出面索人,又为不佞所御退。”
(4).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汉 焦赣 《易林·泰之丰》:“龙蛇所聚,大水来处,滑滑泲泲,使我无赖。”《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彭城 夫人夜之厕,蠆螫其手,呻呼无赖。” 宋 苏轼 《策别二一》:“彼皆知其不过十年而復为平民,则自爱其身,而重犯法,不至於叫呼无赖,以自弃於凶人。” 明 归有光 《上总制书》:“况兵燹之餘,继以亢旱,岁计无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以纳税定选权……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无聊。谓多事而使人讨厌的。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二:“惟憎无赖 汝南 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宋 陆游 《雨中作》诗:“多情幽草沿墙緑,无赖羣蛙绕舍鸣。” 清 唐孙华 《和友人惜别》之一:“怪底春风正无赖,吹将柳絮落天涯。”
(6).指似憎而实爱。含亲昵意。 唐 段成式 《折杨柳》诗之四:“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宋 辛弃疾 《浣溪沙》词:“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7).无聊。谓情绪因无依托而烦闷。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意我覊愁正无赖,欲以此事相夸招。”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二出:“甚情怀,睡起思无赖,日转纱牕外。” 清 金人瑞 《塞北今朝》诗:“ 江 南士女却无赖,正对落花春昼长。” ——《漢語大詞典》
锦机(錦機)jǐn jī
织锦的织机。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 文君 旧锦机。” 元 商道 《夜行船》套曲:“锦机情词,石鐫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明 杨慎 《〈周官音诂〉序》:“如开武库,五兵所用之;似张锦机,百采惟其取者。” ——《漢語大詞典》
春夜
魏晋 陶潜 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骈字类编》
成文 chéng wén
(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韩诗外传》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备珍,则圣人所以分贤愚,明贵贱。”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 晋 潘岳 《笙赋》:“邇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2).现成的文章。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 丘明 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清 金一 《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 屈原 《卜居》、《渔父》诸文以及 庄子 《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
(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漢語大詞典》
(2).现成的文章。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 丘明 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清 金一 《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 屈原 《卜居》、《渔父》诸文以及 庄子 《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
(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漢語大詞典》
章 zhāng《國語辭典》
章 [ zhāng ]
名- 成篇的文字。如:「文章」、「出口成章」、「下筆成章」。
-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 法規、條例。如:「規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
- 印信。如:「私章」、「圖章」。
- 標識、標記。如:「徽章」、「勛章」、「臂章」。
- 姓。如漢代有章明。
-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章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