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升天(昇天)shēng tiān
(1).上升于天界。《后汉书·虞延传》:“ 延 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练,遂上昇天,占者以为吉。” 唐 顾况 《悲歌》:“我欲昇天隔霄汉,我欲渡水水无桥。” 清 洪升 《长生殿·补恨》:“ 唐帝 痛念不衰,特令 通幽 昇天入地,各处寻覔芳魂。”
(2).道教谓修道仙去。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者, 中黄丈人 弟子也。至 彭祖 时,已二千岁餘矣。不肯修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 唐 康骈 《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儻能摆脱嚣俗,相随学道,即三十年内白日昇天。”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试看佳人纔入道,还亏 老子 早昇天。”
(3).称人死去的婉辞。 唐 刘禹锡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一:“运偶昇天日,哀深率土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倒是老太太昇天,我们该早来效点儿劳,只因得信迟了,故此今日才赶来。”
(1).上升于天界。 汉 王充 《论衡·龙虚》:“世称 黄帝 骑龙升天,此言盖虚。”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也。” 柳青 《狠透铁》:“ 学礼 他妈七十高寿,吃斋念佛,只图死后升天成神。”
(2).旧时称人死亡。 唐 李约 《过华清宫》诗:“玉輦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抚军骇问,半跪者啟曰:‘某大人升天矣’。” 巴金 《雷》:“别人告诉她,死就是升天,她是到天上去了。”
(3). 南宋 时 福建 罗源 等地的一种丧葬习俗。死者火化后,将其骨灰凌风扬向天空,谓之“升天”。 宋 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 正仲 名 颐叔 …… 罗源 主簿。丧死者焚尸,糜其骨,众薰合和,凌风飘颺,命曰升天,以尤细为孝。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变其俗。” ——《漢語大詞典》
(2).道教谓修道仙去。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者, 中黄丈人 弟子也。至 彭祖 时,已二千岁餘矣。不肯修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 唐 康骈 《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儻能摆脱嚣俗,相随学道,即三十年内白日昇天。”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试看佳人纔入道,还亏 老子 早昇天。”
(3).称人死去的婉辞。 唐 刘禹锡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一:“运偶昇天日,哀深率土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倒是老太太昇天,我们该早来效点儿劳,只因得信迟了,故此今日才赶来。”
(1).上升于天界。 汉 王充 《论衡·龙虚》:“世称 黄帝 骑龙升天,此言盖虚。”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也。” 柳青 《狠透铁》:“ 学礼 他妈七十高寿,吃斋念佛,只图死后升天成神。”
(2).旧时称人死亡。 唐 李约 《过华清宫》诗:“玉輦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抚军骇问,半跪者啟曰:‘某大人升天矣’。” 巴金 《雷》:“别人告诉她,死就是升天,她是到天上去了。”
(3). 南宋 时 福建 罗源 等地的一种丧葬习俗。死者火化后,将其骨灰凌风扬向天空,谓之“升天”。 宋 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 正仲 名 颐叔 …… 罗源 主簿。丧死者焚尸,糜其骨,众薰合和,凌风飘颺,命曰升天,以尤细为孝。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变其俗。”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门户(門户)mén hù
(1).门扇。《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 宋 刘攽 《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
(2).房屋墙院的出入处。《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饿不能出门户。”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清 孙枝蔚 《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駟马,齐嘶门户傍。”
(3).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三国志·吴志·孙贲传》“上 賁 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 孙策 )谓 賁 曰:‘兄今据 豫章 ,是扼 僮芝 咽喉而守其门户矣。’”《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且説 郢城 与 鲁城 ,这两个城是 嘉湖 的护衞, 建康 的门户。” 杨朔 《海市》:“ 渤海湾 素来号称 北京 的门户,有这条长链子挂在门上,门就锁的又紧又牢。”
(4).途径;门径。《荀子·成相》:“蒙揜耳目塞门户。” 唐 韩愈 《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艺文志考证》:“《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5).比喻事物的关键。《淮南子·人间训》:“是故智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乾坤,《易》之门户邪?”
(6).家庭;户口。《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讎,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王利器 集解:“门户,犹今言家庭。”《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 《子夜》十七:“姑奶奶帮着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话都派 荪甫 的不是,要 荪甫 分财产,让四小姐和 阿萱 自立门户。”
(7).犹门第。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门户虽高,官资殊屈。”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稹 , 酒泉公 义琰 姪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门户儿,模样儿,人品儿,心地儿,大约也还配得上妹妹你罢?”
(8).指家世、出身履历。《旧唐书·张玄素传》:“陛下礼重 玄素 ,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羣臣,穷其门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 包待制 云:]你是何门户?[正旦云:]本是箇守农庄百姓家。”
(9).犹门包。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齐集之后,始得载盐。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纔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10).衙门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 黄老爹 的意思哩。”《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还亏你当了这几十年的门户,利害也不晓得。”
(11).派别;朋党。《韩非子·八说》:“明君之道,贱德义贵,不必坐上,决诚以参,听无门户,故智者不得诈欺。” 陈奇猷 集释:“门户,谓一人及其朋党。”《新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多 山 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12).指妓院。 宋 周邦彦 《瑞龙吟·春景》词:“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 明 黄尊素 《说略》:“门户二字,伎院名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高三 ﹞举止大雅,望之无门户习气。”
(13).武术用语。犹架势。《水浒传》第九回:“﹝ 洪教头 ﹞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说唐》第七回:“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说岳全传》第七回:“ 洪先 叫家人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来,使个门户。” ——《漢語大詞典》
(2).房屋墙院的出入处。《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饿不能出门户。”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清 孙枝蔚 《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駟马,齐嘶门户傍。”
(3).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三国志·吴志·孙贲传》“上 賁 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 孙策 )谓 賁 曰:‘兄今据 豫章 ,是扼 僮芝 咽喉而守其门户矣。’”《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且説 郢城 与 鲁城 ,这两个城是 嘉湖 的护衞, 建康 的门户。” 杨朔 《海市》:“ 渤海湾 素来号称 北京 的门户,有这条长链子挂在门上,门就锁的又紧又牢。”
(4).途径;门径。《荀子·成相》:“蒙揜耳目塞门户。” 唐 韩愈 《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艺文志考证》:“《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5).比喻事物的关键。《淮南子·人间训》:“是故智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乾坤,《易》之门户邪?”
(6).家庭;户口。《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讎,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王利器 集解:“门户,犹今言家庭。”《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 《子夜》十七:“姑奶奶帮着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话都派 荪甫 的不是,要 荪甫 分财产,让四小姐和 阿萱 自立门户。”
(7).犹门第。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门户虽高,官资殊屈。”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稹 , 酒泉公 义琰 姪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门户儿,模样儿,人品儿,心地儿,大约也还配得上妹妹你罢?”
(8).指家世、出身履历。《旧唐书·张玄素传》:“陛下礼重 玄素 ,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羣臣,穷其门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 包待制 云:]你是何门户?[正旦云:]本是箇守农庄百姓家。”
(9).犹门包。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齐集之后,始得载盐。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纔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10).衙门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 黄老爹 的意思哩。”《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还亏你当了这几十年的门户,利害也不晓得。”
(11).派别;朋党。《韩非子·八说》:“明君之道,贱德义贵,不必坐上,决诚以参,听无门户,故智者不得诈欺。” 陈奇猷 集释:“门户,谓一人及其朋党。”《新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多 山 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12).指妓院。 宋 周邦彦 《瑞龙吟·春景》词:“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 明 黄尊素 《说略》:“门户二字,伎院名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高三 ﹞举止大雅,望之无门户习气。”
(13).武术用语。犹架势。《水浒传》第九回:“﹝ 洪教头 ﹞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说唐》第七回:“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说岳全传》第七回:“ 洪先 叫家人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来,使个门户。” ——《漢語大詞典》
锦衾(錦衾)jǐn qīn
锦缎的被子。《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明 刘基 《楚妃叹》诗:“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動-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 羞慚。如:「面有愧色」。
卓文君 zhuó wén jūn
汉 临邛 大富商 卓王孙 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司马相如 过饮于 卓氏 ,以琴心挑之, 文君 夜奔 相如 ,同驰归 成都 。因家贫,复回 临邛 ,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 相如 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 文君 当垆。 卓王孙 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 成都 。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 文君 作 司马相如 诔文传于世;又载 相如 将聘 茂陵 人之女为妾, 卓文君 作《白头吟》以自绝, 相如 乃止。后世常将 卓文君 事用为典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现有个 秦楼 上吹簫旧人,何处去觅封侯柳老三春,留着他 燕子楼 中昼闭门,怎教学改嫁的 卓文君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