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苏辙宋代〕《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满腹贮精神,触手会众理。
一废十五年,直坐才多尔。
我昔游宋城,忆始识君子。
簿书填丘山,宾客乱蜂蚁。
出寻城下宅,屡屣床前履。
清谈如锯木,落屑纷相委。
解颐自有乐,置酒姑且止。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风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
夜兰意未厌,河斜客忘起。
归来笑僮仆,熟醉未曾尔。
江湖一流荡,欢意日颓弛。
西还经旧游,相逢值新喜。
诏催西州牧,门有朱轓柅。
都城挽不住,山贼近方侈。
提刀索崖谷,援桴动闾里。
居家百无与,王事非有已。
何日却休官,复饮梁王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逡巡黄封婉娩皓齿

逡巡 qūn xún
亦作“ 逡廵 ”。
(1).却行,恭顺貌。《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逡廵欲语恐畏嗔。”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清 方文 《齐介人书至云宋玉叔客吴门念予甚切感而有作》诗:“曾游 江 南访诸彦, 江 南诸彦皆逡巡。”
(2).退避;退让。《梁书·王筠传》:“ 王氏 过 江 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 明 陆采 《怀香记·春闺寄简》:“前日着 春英 去通情,要他相会,争奈书生胆怯,逡巡畏缩,不敢进来。” 清 孙枝蔚 《白紵词》:“东家年少着紫袍,君若遇之暂逡巡。”
(3).从容;不慌忙。《庄子·秋水》:“ 东海 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却。” 成玄英 疏:“逡巡,从容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年可二八,冠碧云凤翼冠,衣紫云霞日月衣,精光射入,逡巡就坐。”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陛下端拱以享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贵。” 明 文徵明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上峻阪,走独木危桥,舆在肩侧,其足逡巡,二分在外,舆平如衡,无少欹仄。”
(4).小心谨慎。《后汉书·锺皓传》:“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诗:“人才方杂沓,公仕益逡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演舞》:“乍进殷勤,欲退逡巡。”
(5).徘徊不进;滞留。 汉 王逸 《九思·悯上》:“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后汉书·隗嚣传》:“ 舅犯 谢罪 文公 ,亦逡巡於 河 上。” 李贤 注:“逡巡,不进也。”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我巴不得两三朝飞到 泉州郡 ,可甚的沿路只逡巡。” 清 孙枝蔚 《富安场》诗:“海风吹日夜,作客竟逡巡。”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驱车悵徘徊,临发復逡巡。”
(6).拖延,迁延。《晋书·刘颂传》:“昔 魏武帝 分离天下,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既事势所须,且意有曲为,权假一时,以赴所务,非正典也。然逡巡至今,积年未改。” 唐 白居易 《重赋》诗:“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既劳撮合,毋得逡巡。”
(7).迟疑;犹豫。《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帝復録在京文武议意以答 神武 ,使舍人 温子昇 草勑, 子昇 逡巡未敢作。” 唐 独孤及 《直谏表》:“陛下岂迟疑於改作,逡巡於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茅盾 《有志者》六:“笔尖儿再逡巡落到纸面的时候,燉着的咖啡放出丝丝的细声音。”
(8).顷刻;极短时间。 唐 张祜 《偶作》诗:“徧识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语逡巡。”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
(9).月晕。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吴泉》:“月晕,谓之逡巡。”  ——《漢語大詞典》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1.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3.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4.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5.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6.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7.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8.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0.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1.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2.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1.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黄封 huáng fēng
(1).皇家的封条。其色黄,故称。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紫阁山村诗》:“豪夺渔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志。”
(2).烧化给死者的黄色纸封。 清 吴伟业 《雒阳行》:“今皇兴念繐帷哀,流涕黄封手自裁。”
(3).酒名。 宋 代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后泛指酒。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王文诰 辑注:“京师官法酒以黄纸或黄罗绢羃瓶口,名黄封酒。”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荣紫誥,醉黄封。希帝宠,重军功。”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九:“红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  ——《漢語大詞典》
婉娩 wǎn wǎn
(1).柔顺貌。《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郑玄 注:“婉谓言语也,娩之言媚也,媚谓容貌也。” 汉 王逸 《〈离骚章句〉后序》:“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坤德柔顺,妇道肃雍。惟若人兮,婉娩淑姿。” 王闿运 《陈侍郎侧室李恭人行状》:“婉娩恭谨,众咸加礼。”
(2).柔美;美好。《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 晋 祖台之 《志怪·谢宗》:“有一女子,姿性婉娩,来诣船,因相为戏。” 宋 王安石 《后殿牡丹未开》诗:“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 明 刘基 《声声慢》词:“镜里清扬婉娩,凭朱槛,知他为谁顰蹙。”
(3).委婉含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迭山自况》:“其婉娩沉著,有 唐 人风致。”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愷悌以悦之,婉娩以入之,故诗之道行。”
(4).天气温和。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年光正婉娩,春树转丰茸。”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三:“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六:“岁华坐婉娩,白露憯以伤。”
(5).亦作“ 婉晚 ”。迟暮。 唐 张说 《送高唐州》诗:“ 淮 流春婉娩, 汝 海路蹉跎。” 宋 欧阳修 《摸鱼儿》词:“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元 张翥 《定风波·西江客舍酒后闻梅花吹香满窗》词:“婉晚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皓齿(皓齒)hào chǐ
洁白的牙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唐 权德舆 《六府诗》:“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宋 柳永 《思归乐》词:“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清歌发皓齿,妙节协笙簧。”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参见“ 皓齿朱脣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