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疑梦断,怆离襟。

陈克宋代〕《鹧鸪天

禁罥余寒酒半醒。蒲萄力软被愁侵。鲤鱼不寄江南信,绿尽菖蒲春水深。
疑梦断,怆离襟。重帘复幕静愔愔。赤阑干外梨花雨,还是去年寒食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梦断离襟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1.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2.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3.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5.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1.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梦断(夢斷)mèng duàn
犹梦醒。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簫声咽,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 元 尹公远 《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 九里 松声,八月潮怒。”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五:“残灯彷彿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牀。”  ——《漢語大詞典》
怆 ( 愴 ) chuàng
怆 [ chuàng ]
     ◎ 悲伤:悲~。~恻。~痛。~然泪下。
离襟(離襟)lí jīn
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唐 骆宾王 《送宋五之问》诗:“欲諗离襟切,歧路在他乡。” 宋 梅尧臣 《送玉妆》诗:“明日车马北,岂不动离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