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

范成大宋代〕《水调歌头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看剑罢,倚兰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苍茫平楚无际千古烟霏

苍茫(蒼茫)cāng máng
(1).广阔无边的样子。 晋 潘岳 《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林野苍茫,青天高而九州迥。” 明 沈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猿啸暮天长,景色凄凉,盘迴百里路苍茫。” 刘白羽 《日出》:“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沈沈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2).模糊不清的样子。 南朝 梁 沈约 《夕行闻夜鹤》诗:“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 唐 王昌龄 《沙苑南渡头》诗:“蓬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悵立少时,闻村犬鸣吠,苍茫中见树木屋庐,皆故里景物。”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在苍茫的暮色中一见那人颔下有一撮小胡子,便知道是 吴府 总管 费小胡子 费晓生 。”
(3).犹匆忙。 唐 杜甫 《北征》诗:“ 杜子 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仇兆鳌 注:“苍茫,急遽之意。”  ——《漢語大詞典》
平楚 píng chǔ
(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漢語大詞典》
无际(無際)wú jì
(1).犹无边;无涯。《列子·力命》:“窈然无际,天道自会。”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 庸蜀 寳马,弥山不穷; 巴汉 楼船,凌波无际。” 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 冰心 《到青龙桥去》:“车慢慢的开动了,只是无际的苍黄色的平野,和连接不断天末的远山。”
(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隋书·牛弘传论》:“﹝ 弘 ﹞绸繆省闥三十餘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
(3).不能达到。《通典·选举五》:“贫窶之士在远方,欲力赴京师而所冀无际,以此揆度,遂至没身。”  ——《漢語大詞典》
千古 qiān gǔ
(1).久远的年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 李白 《丁都护歌》:“君看石 芒 碭 ,掩泪悲千古。”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谁言 张处士 ,雄笔映千古。”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 朱德 《悼左权同志》诗:“ 太行 浩气传千古,留得 清漳 吐血花。”
(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 北宋 诸公皆奉 杜 为正宗,而 杜 之名遂独有千古。”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南宋 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 温 韦 ,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3).指历史知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诗:“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4).死的婉辞,表示永别、不朽的意思,常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新唐书·薛收传》:“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慟,与其从兄子 元 敬 书曰:‘吾与 伯褒 共军旅间,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岂期一朝成千古也。’” 宋 叶适 《赠夏肯甫》诗:“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尝慨志乘失修,义烈事多湮没弗彰,得 子文 此诗,两僕千古矣。” 巴金 《寒夜》二九:“上款写‘ 又安 先生千古’,下款写‘一中书局挽’。”  ——《漢語大詞典》
锁 ( 鎖 ) suǒ
锁 [ suǒ ]
  1. 加在门窗、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必须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门~。密码~。~钥。
  2. 用锁锁住:把门~上。
  3. 链子;链条:~链。枷~。长命~。
  4. 关闭;幽闭:闭关~国。经济封~。
  5. 紧皱;蹙紧:愁眉深~。
  6. 一种缝纫方法,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边。~扣眼。
  7. 姓。
烟霏(煙霏)yān fēi
亦作“烟霏”。
(1).云烟弥漫。 唐 席元明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苹白带,山花紫苞。”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明 文徵明 《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烟霏晓色彤楼开,美人倚醉临籹臺。”
(2).烟雾云团。 唐 韩愈 《山石》诗:“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宋 朱熹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词:“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纍纍。”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晓登 泰山 道,行行入烟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