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如逸少,兰亭修竹,曲水流觞。
韩淲〔宋代〕《满庭芳(王寺簿生朝)》
点点淮山,迢迢江水,分明别是风光。地灵人杰,星斗烂文章。初度充闾佳气,当年瑞、应弄珪璋。薰弦奏,凉宵宝月,玉井藕花香。
清真,如逸少,兰亭修竹,曲水流觞。想醉乡日永,地久天长。小驻屏星怀玉,飞凫舄、元在鹓行。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
清真,如逸少,兰亭修竹,曲水流觞。想醉乡日永,地久天长。小驻屏星怀玉,飞凫舄、元在鹓行。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清真 qīng zhēn
(1).纯真朴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唐 李白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 鸣皋 絶世尘。” 明 沈受先 《三元记·赏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国色。”《再生缘》第二回:“莫道丰姿堪絶世,况兼情性亦清真。”
(2).真实自然。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絶佇灵素,少迴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一七二:“文贵清真,诗贵平澹。”
(3).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的常用语。 明 清 时, 中国 伊斯兰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故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漢語大詞典》
(2).真实自然。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絶佇灵素,少迴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一七二:“文贵清真,诗贵平澹。”
(3).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的常用语。 明 清 时, 中国 伊斯兰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故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逸少 yì shǎo
美少年。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漢語大詞典》
兰亭(蘭亭)lán tíng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漢語大詞典》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漢語大詞典》
修竹(脩竹)xiū zhú
长长的竹子。《世说新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门掩长松,篱编修竹,是好奇胜也。”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山格幽姿天与成。”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漢語大詞典》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漢語大詞典》
曲水流觞 qǔ shuǐ liú shāng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祓除不吉利 ——《整理自网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