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

范周宋代〕《木兰花慢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

莲房(蓮房)lián fáng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有许多小孔,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唐 王勃 《采莲赋》:“听菱歌兮几曲,视莲房兮几株。” 清 周亮工 《采莲曲》:“折得莲房閒掷却,一丝牵引许多心。”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漢語大詞典》
露脸(露臉)lòu liǎn
(1).如露般莹润的面孔。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正月》:“锦牀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宋 叶梦得 《浣溪沙》词:“睡粉轻消露脸新,醉红初破玉肌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知是甚么事,所以不敢叫他露脸。” 茅盾 《子夜》十六:“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这时不能露脸。”
(2).(露lòu)犹露面。《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手諭贴了出来,就有些妒忌那位知府的,又有些当场拿人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意,有的是洩愤,有的想露脸。” 叶圣陶 《四三集·招魂》:“其中有好几个人是常常在报上露脸的。”
(3).(露lòu)比喻显示才能。 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脸’有一条界线……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 萧红 《生死场》十三:“革命就不怕死,那是露脸的死啊。”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二:“ 老田 ,你今天扮的这个角色可不够露脸。”
(4).(露lòu)指因获得荣誉或受到赞扬、脸上有光彩。  ——《漢語大詞典》
盈盈 yíng yíng
(1).仪态美好貌。盈,通“ 嬴 ”。《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李善 注:“《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 唐 牟融 《题陈侯竹亭》诗:“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 湘 云。” 宋 周邦彦 《瑞龙吟》词:“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2).充积貌;充盈貌。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腹中肠鸣,盈盈然食不化。”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摆天街色色珍奇,出关外盈盈车马。”
(3).清澈貌;晶莹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 白居易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诗:“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宋 张先 《临江仙》词:“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泪盈盈遗嘱自嗟咨,意迟迟怀恨漫寻思。” 清 吴甡 《感怀》诗:“盈盈星与汉,咫尺犹相望,况復万里远,音书岁月长。”  ——《漢語大詞典》
无语(無語)wú yǔ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恨 hèn《國語辭典》

恨 [ hèn ]

  1. 遗憾、悔恨的事。如:「记恨」、「饮恨而终」。《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 怨、仇视。如:「怨恨」、「憎恨」。《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唐·李白〈怨情〉诗:「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