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苏轼宋代〕《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高明治功岁月

必 bì《國語辭典》

必 [ bì ]

  1. 一定、肯定。如:「未必」、「务必」、「言必信,行必果。」《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唐·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假设、如果。《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 坚定、果决。《荀子·彊国》:「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韩非子·内储说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1. 姓。宋代有必赞,明代有必沙。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 [ fà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圣 ( 聖 ) shèng/kū
    圣 [ shèng ]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圣 [ kū ]
    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性 xìng《國語辭典》

    性 [ xìng ]

    1. 人或物自然具有的本质、本能。如:「本性」、「人性」、「兽性」。《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2. 事物的特质或功能。如:「毒性」、「药性」、「磁性」、「韧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
    3. 生物的种别或事物的类别。如:「男性」、「雌性」、「阴性」、「阳性」。
    4. 生命。如:「性命」。《左传·昭公八年》:「怨讟并作,莫保其性。」宋·辛弃疾〈 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5. 生殖或情欲。如:「性器官」、「性生活」、「性行为」。
    6. 脾气、性情。如:「任性」、「率性而为」。《水浒传·第一九回》:「兄长性直,只是一勇。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
    7. 范围、方式。如:「全国性」、「全面性」、「综合性」、「临时性」。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高明 gāo míng
    (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 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 吕延济 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
    (4).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
    (5).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6).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8).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治功 zhì gōng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 郑玄 注:“制灋成治,若 咎繇 。”
    (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汉书·王嘉传》:“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服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復。” 明 方孝孺 《学孔斋记》:“由 周 汉 而来,得 孔子 之道以为君者,视其治功可考矣。”  ——《漢語大詞典》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岁月(歲月)suì yuè
    (1).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 江 淮 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沈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 ,南近 楚 ,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