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王鏊明代〕《亲政篇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非独沿袭故事地势使然

非独(非獨)fēi dú
不但;不仅。《韩非子·六反》:“若夫厚赏者,非独赏功也,又劝一国。” 唐 李商隐 《过姚孝子庐偶书》诗:“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谁知当时 闽 省大吏,非独不奬他,反责备他。”  ——《漢語大詞典》
沿袭(沿襲)yán xí
依照旧例行事。语出《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陈书·儒林传·沈文阿》:“若此数事,未闻於古,后相沿袭,至 梁 行之。”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近人所著之教授法讲义,转相沿袭,乖谬甚多。”  ——《漢語大詞典》
故事 gù shì
(1).旧事,旧业。《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2).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书·刘向传》:“ 宣帝 循 武帝 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檜 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3).典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自《西崑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语僻难晓。”
(4).花样。《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閙起故事来了。”
(5).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
(6).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1.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1.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1.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3.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2.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1.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3.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1.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1.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1.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地势(地勢)dì shì
亦作“ 地埶 ”。
(1).埶,“ 势 ”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势。《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其地势,则 武闕 关其西, 桐栢 揭其东。”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两天后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
(2).埶,“ 势 ”的古字。地位;权势。《尹文子·大道上》:“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宗族多居贵位者,而 勋 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隋书·艺术传·庾质》:“ 玄感 地势虽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倖而成功。”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而宠禄过分,地势侵迫,故致纷紜,亦理之当然也。”
(3).埶,“ 势 ”的古字。指地方上的情形。《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  ——《漢語大詞典》
使然 shǐ rán
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韩诗外传》卷十:“王不见夫 江 南之树乎?名橘树之 江 北,则化为枳。何则?地土使然尔。” 宋 王安石 《秋枝如残人》诗:“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 孙犁 《秀露集·悼念李季同志》:“这不足为怪,是有很多原因,也可以说是有很多条件使然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