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虚舟 xū zhōu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漢語大詞典》
任所 rèn suǒ
任职办公的处所。亦泛指任职的所在地。《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不一日, 萧别驾 卒於任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适才送到聘金三百,託俺寻一美妓,要带往任所。”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八九六年, 岭南 东道节度使 薛王 李知柔 赴任所,走到 湖南 , 广州 牙将叛变谋割据。” ——《漢語大詞典》
适 ( 適 ) shì/kuò《國語辭典》
适 [ guā ]
形- 迅速。《說文解字·辵部》:「适,疾也。」
适 [ kuò ]
- (一)之又音。
垂钓(垂釣)chuí diào
垂竿钓鱼。 汉 严忌 《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碧野 《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 严子陵 在 钓鱼台 上垂钓,鲥鱼肥鲜。” ——《漢語大詞典》
非 fēi《國語辭典》
非 [ fēi ]
形- 不对的、不善的。如:「非分之想」。《书经·康诰》:「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
- 不同的。《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 以为不好、不对。《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 反对、诋毁。如:「以古非今」。《荀子·修身》:「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孝经·五刑章》:「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 不是。《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 不。如:「非同小可」、「非去不可」。《荀子·宥坐》:「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 过失、恶行。如:「为非作歹」、「明辨是非」。《庄子·盗跖》:「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 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如:「亚非地带」、「中非技术合作」。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非 [ fěi ]
动- 诋毁、诽谤。《荀子·解蔽》:「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通「诽」。
有待 yǒu dài
(1).有所期待;要等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孔颖达 疏:“爱其死以有待也者,此解不争也,言爱死以待明时。”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然而 靖华 的译文,岂真有待于序,此后亦如先前,将默默的有益于 中国 的读者,是无疑的。”如: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2).古代道家哲学用语。谓需要依赖一定的条件。 庄子 认为世俗生活都是有待的,不自由的;而绝对的精神自由则是无待的。《庄子·逍遥游》:“夫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郭象 注:“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 成玄英 疏:“乘风轻举,虽免步行,非风不进,犹有须待……唯当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而能无所不成者,方尽逍遥之妙致者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常贵无为,每嗤有待。”
(3).佛教语。谓人身须待食物、衣服等资财而生活。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道安》:“捐米弥觉有待之为烦。” 宋 元照 《行宗记》卷上二:“身名有待,必假资缘。” ——《漢語大詞典》
(2).古代道家哲学用语。谓需要依赖一定的条件。 庄子 认为世俗生活都是有待的,不自由的;而绝对的精神自由则是无待的。《庄子·逍遥游》:“夫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郭象 注:“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 成玄英 疏:“乘风轻举,虽免步行,非风不进,犹有须待……唯当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而能无所不成者,方尽逍遥之妙致者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常贵无为,每嗤有待。”
(3).佛教语。谓人身须待食物、衣服等资财而生活。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道安》:“捐米弥觉有待之为烦。” 宋 元照 《行宗记》卷上二:“身名有待,必假资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