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少妇(少婦)shào fù
亦作“ 少媍 ”。 年轻的已婚女子。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姤》:“大人不顾,少媍不取,弃捐於道。” 唐 王昌龄 《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粧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元 周暕 《春日田园杂兴》诗:“少妇每忧蚕利薄,老夫惟喜秫苗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一少妇卧炕头哺儿。” 王西彦 《风雪》一:“坐在右边最前面的是一位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的少妇。” ——《漢語大詞典》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攀折 pān zhé
拉折;折取。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曲中无别意,并为久相思。” 唐 孟浩然 《早梅》诗:“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臺。” 明 吴承恩 《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寳树摩云,珠袍挹露,早向九霄攀折。”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玩赏、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 ——《漢語大詞典》
将归(将归)
琴操将归操孔子所作也孔丛子曰赵使聘夫子夫子闻鸣犊与窦犨之见杀也回舆而旋为操曰将归一曰聊操 ——《分类字锦》
插 chā《國語辭典》
插 [ chā ]
動- 刺入、扎入。如:「一根針插進我的手掌了。」
- 栽種。宋·陸游〈時雨〉詩:「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 放進、擺入。如:「插花」、「筆插入筆筒」。
- 參入其間。宋·陳造〈再次韻答許節推〉詩:「宦途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
镜台(鏡臺)jìng tái
见“ 镜臺 ”。
亦作“ 镜台 ”。 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镜臺出 魏 宫中,有纯银参带镜臺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臺四。” 唐 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泽迷离於镜台绣縵之閒。”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镜台前,拢着头发。” ——《漢語大詞典》
亦作“ 镜台 ”。 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镜臺出 魏 宫中,有纯银参带镜臺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臺四。” 唐 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泽迷离於镜台绣縵之閒。”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镜台前,拢着头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