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澄波 chéng bō
清波。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距施州二十里》词:“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漢語大詞典》
澹澹 dàn dàn
(1).荡漾貌。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东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吹拂貌。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女郎张窈窕》:“澹澹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王嘉謨 《西勾桥》诗:‘微风何澹澹?杨柳荫重围。’”
(3).恬静貌。《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王逸 注:“澹澹,不动貌也。”
(4).广漠貌。 唐 杜牧 《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金 赵秉文 《大江东去》词:“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5).颜色淡;不浓。 南唐 李煜 《长相思》词:“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唐 元稹 《早春寻李校书》诗:“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櫳裙。”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 ——《漢語大詞典》
(2).吹拂貌。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女郎张窈窕》:“澹澹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王嘉謨 《西勾桥》诗:‘微风何澹澹?杨柳荫重围。’”
(3).恬静貌。《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王逸 注:“澹澹,不动貌也。”
(4).广漠貌。 唐 杜牧 《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金 赵秉文 《大江东去》词:“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5).颜色淡;不浓。 南唐 李煜 《长相思》词:“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唐 元稹 《早春寻李校书》诗:“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櫳裙。”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 ——《漢語大詞典》
芙蓉 fú róng
(1).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唐 王维 《临湖亭》诗:“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清 唐孙华 《晚秋狮子林小集》诗之一:“三径林香穿竹树,一池波影漾芙蓉。”
(2).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秋季开花,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可插枝蕃植,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千叶芙蓉詎相似,百枝灯花復羞燃。” 宋 宋祁 《木芙蓉》诗:“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芙蓉》:“ 岭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室对芙蓉,家徒四壁。”
(4).宝剑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侠概》:“一生游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説剑才。”参见“ 芙蓉剑 ”。 ——《漢語大詞典》
(2).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秋季开花,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可插枝蕃植,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千叶芙蓉詎相似,百枝灯花復羞燃。” 宋 宋祁 《木芙蓉》诗:“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芙蓉》:“ 岭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室对芙蓉,家徒四壁。”
(4).宝剑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侠概》:“一生游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説剑才。”参见“ 芙蓉剑 ”。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 放,射:~射。百~百中。焕~。
-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 散开,分散:~散。
-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 打开,揭露:~现。~掘。
- 产生,出现:~生。~愤。奋~。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 显现,显出:~病。~抖。~憷。
- 开始动作:~动。
-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绿岸(绿岸)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
唐 郑谷 燕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唐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骈字类编》
唐 郑谷 燕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唐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骈字类编》
参参(參參)sān sān
长貌。《后汉书·张衡传》:“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珮之参参。”《文选·束晳〈补亡诗·华黍〉》:“芒芒其稼,参参其穡。” 李善 注:“参参,长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漢語大詞典》
杨柳(楊柳)yáng liǔ
(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唐 温庭筠 《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丰子恺 《杨柳》:“昔年我住在 白马湖 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
(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犹併称杨柳。”
(3).借指侍妾、歌姬。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参见“ 杨枝 ”。 ——《漢語大詞典》
(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犹併称杨柳。”
(3).借指侍妾、歌姬。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参见“ 杨枝 ”。 ——《漢語大詞典》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动-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