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长鱼出网健欲飞,新兔卧盘肥可哿。

陆游宋代〕《丰年行

秋风萧萧秋日薄,筑场获稻方竭作。
志士虽怀晚岁悲,农家自足丰年乐。
拨醅白酒唤邻曲,啄黍黄鸡初束缚。
长鱼出网健欲飞,新兔卧盘肥可哿。
躬耕辛苦四十年,一饱岂非天所酢。
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长鱼

长鱼(長魚)cháng yú
(1).大鱼。 唐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踊跃后先。”
(2).方言。黄鳝的别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麪有浇头,以长鱼、鷄、猪为三鲜。”
(3).复姓。 春秋 晋 有 长鱼矫 。见《左传·成公十七年》。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网 ( 網 ) wǎng《國語辭典》

网 [ wǎng ]

  1. 同「網 」。明·張自烈《正字通·网部》:「网,網本字。」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健 jiàn《國語辭典》

健 [ jiàn ]

  1. 强而有力。《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
  2. 形容人生理、心理情况良好。如:「健康」。《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唐·白居易〈同友人寻涧花〉诗:「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1. 擅长、善于。如:「健谈」。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诗:「老来多健忘。」
  1. 姓。如宋代有健武。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兔 tù《國語辭典》

兔 [ tù ]

  1.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類兔形目。草食性動物。耳大,尾短向上翹,上脣中裂,後腿較前腿長。毛色為灰、白或褐色。有家兔、野兔兩種。俗稱為「兔子」。
卧 wò
卧 [ wò ]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盘 ( 盤 ) pán
盘 [ pán ]
  1.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菜~。托~。
  2.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棋~。算~。磨~。
  3. 回旋,回绕,屈曲:~旋。~桓。~剥(辗转剥削)。~曲。~亘。~郁(曲折幽深)。~根错节。
  4. 垒,砌:~灶。~炕。
  5. 仔细查究:~问。~驳。~察。~查。~货。~算(细心打算)。
  6. 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收~。
  7. 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8. 搬运:~运。
  9. 量词:一~磨。
  10. 姓。
肥 féi《國語辭典》

肥 [ féi ]

  1. 脂肪较多,肌肉丰满。一般用来形容动物。如:「肥胖」、「肥猪」、「肥肉」。 《 礼记·礼运》:「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2. 丰裕充足。《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3. 腴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4. 饱满。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利益丰厚的。如:「肥缺」。
  6. 衣服宽松。如:「袖子太肥了。」
  1. 在田地上施用养料。如:「肥田」。
  1. 肥马。《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屐丝曳缟。」 农地的营养剂。如:「施肥」、「有机肥」。利益。如:「分肥」。人、畜的粪便。如:「水肥」、「堆肥」。 姓。如汉代有肥亲。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1.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2.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3.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4.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5.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2.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3.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4.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5.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6.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1.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1.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1. 美好的。如:「可人儿」。
  1.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1. 参见「可汗 」条。
哿 gě/jiā《國語辭典》

哿 [ kě ]

  1. 赞许、嘉许。《说文解字·可部》:「哿,可也。」《左传·昭公八年》:「哿矣能言,巧言如流。」

哿 [ ​gě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