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瑞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欧阳修宋代〕《初食车螯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於时北州人,食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夸。
瑞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後,争先屡成哗。
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多◇海上翁,辛苦斲泥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如玉斑斓生花

瑞 ruì《國語辭典》

瑞 [ ruì ]

  1. 古代用玉做成的信物,诸侯持以朝祭或作为符节。《说文解字·玉部》:「瑞,以玉为信也。」
  2. 吉祥的征兆。《镜花缘·第八三回》:「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1. 吉祥的。如:「瑞兆」、「瑞云」。唐·杜甫〈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璨 càn《國語辭典》

璨 [ càn ]

  1. 美玉。《广韵·去声·翰韵》:「璨,美玉。」
  1. 参见「[[璨璨]]」条。
壳 ( 殻 殼 ) ké/qiào
壳 [ ké ]
◎ 坚硬的外皮:鸡蛋~儿。
    壳 [ qiào ]
    ◎ 义同(一):甲~。地~。金蝉脱~。
      如玉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河中府酒厨梁上生芝一本十二叶其色如玉
      诗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郑笺女行所舍主人之饩虽薄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
      诗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分类字锦》
      斑斓(斑斕)bān lán
      (1).色彩错杂灿烂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岱舆山》:“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上……玉梁之侧,有斑斕自然云霞龙凤之状。”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斑斕五綵服,前路春物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忽地起阵狂风,一个斑斕猛虎,跳将出来,照头一扑,把行者拖的去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我还更乐观于杂文的开展,日见其斑斓。”
      (2).比喻孝养父母。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得书》:“违定省,絶温凊,把斑斕疎旷也。”参见“斑衣戏彩。”  ——《漢語大詞典》
      点 ( 點 ) diǎn
      点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雨。几~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极~。居民~。
      6. 项,部分,方面:优~。要~。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画。三~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评~。~缀。画龙~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头。~穴。
      11. 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菜。~将(jiàng )。听众~播。
      14. 指示,启发:指~。~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16. 污:~污。~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读轻声)。
      18. 同“踮”。
      生花 shēng huā
      (1).鲜花。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得其生花十斛,乾之,纔可得五六耳。”《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五嫂 就与 桂妹 脱褐,念经礼斗;又将院里掛生花,结横彩。”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南朝 梁简文帝 《鸳鸯赋》:“始临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 宋 黄庭坚 《忆帝京·私情》词:“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初笑脸生花。”
      (3).开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李太白 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向人乞怜应礼下,何事骄人一谜奢。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参见“ 生花笔 ”。
      (4).眼昏花。 宋 徐铉 《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兼寄陈君庶》:“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城头初日始翻鵶,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5).形容善于言辞。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阿英 《灰色之家》三:“法官刚说到这里,大块头发起急来了,插上又运用他的生花之舌说:‘……’”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生花》:“今京城有生花种植以戏者……种瓜植树,即生花之事也。盖自 汉武 时 大宛 所献眩人始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