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王季友1唐代〕《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门门前樵采

山门(山門)shān mén
(1).墓门。《宋书·袁顗传》:“奈何毁掷先基,自蹈凶戾。山门萧瑟,松庭谁扫?”
(2).佛寺的外门。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山门开古寺,石竇含纯精。”《水浒传》第九十回:“﹝ 宋江 等﹞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鐘击鼓,众僧出来迎接。”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 智圆 :‘村里人跑来敲山门,我们反而不明白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3).指道观的外门。《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坐轿子一直来到 神乐观 ,将轿子落在门口,自己步进山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 玄妙观 ﹞山门外面,有两家茶馆。”
(4).代指寺院。 五代 齐己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诗:“东 越 常悬思,山门在 永嘉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僕人顺手直东指,道‘兀底一座山门!’”《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山僧有一句转语,学士若答得来便罢,若答不来,便请解下身上繫的玉带,留镇山门。”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门前(门前)
唐 王昌龄 何九于客舍集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唐 王维 戏嘲史寰 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唐 杜甫 春水生二绝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唐 李端 相和歌辞 襄阳曲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唐 刘禹锡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歌 城边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唐 皮日休 添鱼具诗 其一 鱼庵 枕上悉渔经,门前空钓具。
唐 颜萱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
唐 方干 题松江驿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骈字类编》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樵采(樵採)qiáo cǎi
亦作“ 樵採 ”。
(1).打柴。《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 柳下季 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 清 袁枚 《新齐谐·土窟异兽》:“山崖平坦可步,相率樵採。”
(2).打柴的人。 宋 林逋 《西村晚泊》诗:“田园向野水,樵採语空林。”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乃募樵採十餘人,夜半缘崖先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