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

白居易唐代〕《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
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
叶翦蓝罗碎,茎抽玉琯端。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
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炎天闻觉冷,窄地见疑宽。
梢动胜摇扇,枝低好挂冠。碧笼烟幕幕,珠洒雨珊珊。
晚箨晴云展,阴芽蛰虺蟠。爱从抽马策,惜未截鱼竿。
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
撑拨诗人兴,勾牵酒客欢。静连芦簟滑,凉拂葛衣单。
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莫同凡草木,一种夏中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当家本司

梁 liáng《國語辭典》

梁 [ liáng ]

  1. 桥。如:「桥梁」。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河梁幸未拆,枝撑声窸窣。」
  2. 架在柱上,用来支撑屋顶的横木。如:「栋梁」、「余音绕梁」。《后汉书·卷六二·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3. 物体隆起的部分。如:「脊梁」、「鼻梁」、「山梁」。《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们的长褂子,一双双梁的鞋子,不坐轿子。」
  4. 朝代名:➊ ​南朝萧衍所建(西元502~556)​。建都建康。参见「南朝 」条。➋ ​见 「后梁」条。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梁益。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当家(當家)dāng jiā
(1).主持家业。《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老舍 《四世同堂》一:“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
(2).指主持家业或主持公众事务的人。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买卖归来汗未消,上牀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每日思量计万条。” 曹靖华 《飞花集·点苍山下金花娇》:“她的话不但条理分明,而且连数字都像一串串珍珠,从口中滚滚流出。这是一位胸中有‘数’的好‘当家’。”
(3).作主;为主。 冯金堂 《挖塘》:“ 老犟 把头又一歪:‘我的嘴我当家,想说说,不想说不说嘛。’”《花城》1981年第2期:“这个死老头子,他管的可倒宽。在矿上他当家。在这儿大婶当家。”《人民日报》1981.1.5:“﹝社员﹞种粮的多,种蔬菜的少,即使种点菜,也是白菜、萝卜当家,没有多少新鲜可口的时令菜。”
(4).指丈夫。 李鉴堂 《俗语考原》:“北俗妻对人称其夫曰当家。”参见“ 当家人 ”、“ 当家的 ”。
(1).本家;同宗。《北史·房彦询传》:“﹝ 房熊 ﹞长子 彦询 最知名……特为叔 豹 所爱重。病卒, 豹 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时有司追捉急切……﹝ 魏贞 ﹞谓 皓 ( 周皓 )曰:‘ 汴州 周简老 ,义士也,復与郎君当家,今可依之。’”《太平广记》卷二六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先是, 令狐 自以单族,每欲繁其宗,与 崔 卢 抗衡,凡是当家,率皆引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也不是他的能为,拿着太爷留下的公中银钱在外放加一钱,我们穷当家儿,要借一两也不能。”
(2).自家;本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犯国法, 师德 当家儿子亦不能捨,何况渠。” 宋 范成大 《二月二十七日病后始能扶头》诗:“心为蚤衰元自化,髮从无病已先华。更蒙厉鬼相提唱,此去山林属当家。” 宋 杨万里 《寄题福帅张子仪尚书楔游堂》诗:“不要外人来作记,当家自有笔如椽。”
(3).指自家人。《红楼梦》第六五回:“俗语説:‘便宜不过当家’,你们是弟兄,咱们是姊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来。”
(4).行家;内行。 宋 范成大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三:“天上麒麟翰墨林,当家手笔擅文心。”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瞿忠宣公集》:“诗颇浅率,未为当家,而亦时有清新之作。”  ——《漢語大詞典》
杏 xìng《國語辭典》

杏 [ xìng ]

  1.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树皮带赤色,叶卵形。三月开淡红色花朵,花、叶像梅。果实扁圆、肥厚、味稍酸。核里有仁,可食亦可入药。花与果实也称为「杏」。
台 ( 檯 臺 颱 ) tái/tāi《國語辭典》

台 [ tāi ]

  1. 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台 [ yí ]

  1. 喜悅。《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通「怡」。
  1. 我。古人稱自己為「台」。《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2. 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後漢書·四○·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1. 姓。如明代有台元。
陋 lòu《國語辭典》

陋 [ lòu ]

  1. 容貌丑。如:「丑陋」。《玉篇·阜部》:「陋,丑猥也。」《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杞貌陋而色如蓝。」
  2. 狭隘、狭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唐·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粗劣、不好的。如:「陋规」、「陋习」、「陋俗」。
  4. 学识浅薄。如:「孤陋寡闻」。《荀子·劝学》:「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5. 卑贱、微贱。《管子·牧民》:「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樊逊传》:「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乞补员外司马督。」
  6. 吝啬。《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
  1. 轻视。《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文选·张衡〈东京赋〉:「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
本司 běn sī
(1).该司。司,分管事务的官署。 宋 苏轼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本司看详,显见 闽 浙 商贾因往 高丽 ,遂通 契丹 。”
(2).犹本官。《宦海》第一回:“ 金方伯 霍地跳下骡来,喝一声:‘都跟著本司进去!’説著拔步往门内便走。”  ——《漢語大詞典》
兰 ( 蘭 ) lán
兰 [ lán ]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2. 古书上指“木兰”。
  3. 古同“”,家畜圈(juàn )。
  4. 古同“”,斑斓。
  5.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