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品格齐辽鹤,年龄等宝龟。

皮日休唐代〕《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百言以见志

种日应逢晋,枯来必自隋。鳄狂将立处,螭斗未开时。
卓荦掷枪干,叉牙束戟枝。初惊蟉篆活,复讶獝狂痴。
劲质如尧瘦,贞容学舜黴.势能擒土伯,丑可骇山祇.
虎爪拏岩稳,虬身脱浪欹。槎头秃似刷,枿觜利于锥。
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根应藏鬼血,柯欲漏龙漦.
拗似神荼怒,呀如猰貐饥。朽痈难可吮,枯瘇不堪治。
一炷玄云拔,三寻黑槊奇。狼头gR窣竖,虿尾掘挛垂。
目燥那逢爟,心开岂中铍。任苔为疥癣,从蠹作疮痍。
品格齐辽鹤,年龄等宝龟。将怀宿地力,欲负拔山姿。
未倒防风骨,初僵负贰尸。漆书明古本,铁室抗全师。
碨礧还无极,伶俜又莫持。坚应敌骏骨,文定写bm皮。
蟠屈愁凌刹,腾骧恐攫池。抢烟寒嶱gi,披茑静褵褷。
威仰诚难识,句芒恐不知。好烧胡律看,堪共达多期。
寡色诸芳笑,无声众籁疑。终添八柱位,未要一绳维。
尽日来唯我,当春玩更谁。他年如入用,直构太平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品格辽鹤年龄宝龟

品格 pǐn gé
(1).指物品的质量规格。《宋书·颜竣传》:“及 世祖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而盗铸弥甚,百物踊贵,民人患苦之。乃立品格,薄小无轮郭者,悉加禁断。” 五代 齐己 《谢人寄南榴卓子》诗:“品格宜仙果,精光称玉壶。”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论其(奔牛酒)品格,亦止如 苏州 之福贞, 惠泉 之三白, 宜兴 之红友。”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唐 韩愈 《画记》:“至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负重名垂四十年,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八:“﹝七言律诗﹞至盛 唐 声始远,品格始高。”
(3).品性;性格。 唐 李中 《庭苇》诗:“品格清於竹,诗家景最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洛阳 人谓牡丹为花……尊贵之也。亦如称 欧阳公 、 司马公 之类,不復指其名字称号,然必其品格超絶,始可当此。”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酉姐 品格端好,能诵《毛诗》《四子书》。” 沙汀 《老烟的故事》:“为了尊重他那精细的品格,我特别邀请他到天井里去。”
(4).指官品,爵秩。《元典章·圣政一·饬官吏》:“第三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  ——《漢語大詞典》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齐 [ jì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三日而后行。
  3. 庄敬:~庄。~严。
辽鹤(遼鶴)liáo hè
(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俯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
(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漢語大詞典》
年龄(年齡)nián líng
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 南朝 梁 沈约 《奉华阳王外兵》诗:“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颜。”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实缘年龄衰迈,气血凋耗,夏秋之际,痼疾多作。” 魏巍 《火与火》:“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人民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是不够的呀!’”  ——《漢語大詞典》
等 děng《國語辭典》

等 [ děng ]

  1. 品级、次第。如:「上等」、「甲等」、「劣等」、「高人一等」。
  2. 种、类。如:「何等人物」、「这等事情」。《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弟是庸庸碌碌一等愚人,忝附同名。」
  3. 表类数之词:➊ ​ 表复数。如:「我等」、「尔等」、「一干人等」、「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金融中心。」➋ ​ 表列举不尽。如 :「我每天单是孩子的事都忙昏了,其他如厨房等等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4. 一种小型的秤。用来称金、银、药物等少量物品的衡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等秤进,小等秤出。」俗称为「等子」、「戥子」。
  1. 待、候。如:「等车」、「等一会儿」。《西游记·第一四回》:「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
  2. 相同、相齐。如:「相等」、「等于」、「均等」、「平等」、「高低不等」。
宝龟(寶龜)bǎo guī
(1).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书·大诰》:“ 寧王 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 臧昭伯 如 晋 , 臧会 窃其宝龟 僂句 。”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四:“右伏以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 昌黎 韩宣英 ,好实蹈中之士也……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采寮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羣疑之宝龟也。”
(2).引申指能决疑的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