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接武传歌咏,翻身上杳冥。

王禹偁宋代〕《五老化流星诗

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灵。
游河方告瑞,入昴忽为星。
接武传歌咏,翻身上杳冥。
来同聚井数,去作种榆形。
鹤发光难认,龙图兆可听。
至今依列宿,高印远天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接武传歌翻身杳冥

接武 jiē wǔ
(1).步履相接。谓小步前进。《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郑玄 注:“武,迹也。亦相接,谓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 杏坛 前。”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辞·大招》:“二八接武,投诗赋只。” 朱熹 集注:“接,连也。武,迹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书·李谐传》:“异人相趋于絳闕,鸿生接武于儒馆。”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当今朝号得人,国称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金史·崔立传》:“当时冒进之徒,争援 刘 齐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
(4).步履相接。形容亲近;接近。 唐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锺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诗:“外庭时接武,广陌更连鑣。”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未尝得伸悃愊,虽日夕接武,犹隔阔千里也。”
(5).步履相接。前后相接;继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新唐书·上官仪传》:“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龙,簉羽鵷鷺,岂 雍州 判佐比乎?” 马宗霍 《书林藻鉴》:“ 唐 代书家之盛,不减于 晋 ,因由接武六朝,家传世习,自易为工。”  ——《漢語大詞典》
传歌(傳歌)chuán gē
(1).传送歌声。《南齐书·王融传》:“方今九服清怡,三灵和晏……东鞮献舞,南辫传歌。” 南朝 梁 萧绎 《咏风》诗:“度舞飞长袖,传歌共绕梁。” 唐 李峤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诗:“凯乐深居 镐 ,传歌盛饮 丰 。”
(2).传授歌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前日才请一位清客,传他词曲。”  ——《漢語大詞典》
咏 ( 詠 ) yǒng《國語辭典》
  1. 「咏 」的异体字。
翻身 fān shēn
(1).反身;转身。 唐 杜甫 《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身。” 明 刘基 《采莲歌》:“放下荷花深深拜,翻身忙整翠花鈿。”《三侠五义》第十四回:“四爷一翻身,急将他按住。” 陈同生 《不倒的红旗·猛将吴焜》:“他时常睡到拂晓之前,翻身下床,动作迅速地走出屋去。”
(2).指纵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王安石 ﹞又尝见 郑毅夫 《梦仙诗》曰:‘授我碧简书,奇篆蟠丹砂。读之不可识,翻身凌紫霞。’”
(3).比喻从困苦或受压迫的情况下解脱出来。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虎着痛箭难舒爪,鱼遭密网怎翻身!” 朱德 《六连岭》诗:“二十餘年游击战, 海南 羣众庆翻身。” 柳亚子 《拟民谣》:“人民受苦三千年,今日翻身乐无穷。” 徐迟 《牡丹》七:“她要变人,要翻身!她要粉碎那精神的枷锁,彻底地从那奴隶生活中解放出来。”
(4).比喻买卖上的轮回,周转。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因为他父亲的原故, 日本 人很帮他的忙;听说介绍过一次军火,贩过一次烟土,包过一次赌,几个翻身,他便抖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杳冥 yǎo míng
(1).指天空,高远之处。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凤凰上击九千里,絶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清 卓尔堪 《雪窦》诗:“拾级凌千仞,身疑入杳冥。”
(2).阴暗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吕延济 注:“杳冥,阴暗貌。” 三国 魏 曹丕 《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鬱,仰沉阴之杳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
(3).犹渺茫。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胶水》:“北眺巨海,杳冥无际,天际两分,白黑方别,所谓溟海者也。”《陈书·高祖纪上》:“惟昔上古,厥初生民……杳冥慌忽,故靡得而详焉。”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暗想那 织女 ……阻隔银河信杳冥,经年度岁成孤零。”
(4).谓奥秘莫测。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事涉杳冥,取验无所,亦皆靡载,同之闕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晁伯 ﹞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盃羹,龙种由来事杳冥。’”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神人之情不相远,未可以为杳冥而遇之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