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伊公望远,曾是茂才迁。
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庙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权。
盘石藩维固,升坛礼乐先。国章荣印绶,公服贵貂蝉。
乐善旌深德,输忠格上玄。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圣祚雄图广,师贞武德虔。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华省征群乂,霜台举二贤。岂伊公望远,曾是茂才迁。
并秉韬钤术,兼该翰墨筵。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振玉登辽甸,摐金历蓟壖。度河飞羽檄,横海泛楼船。
北伐声逾迈,东征务以专。讲戎喧涿野,料敌静居延。
军势持三略,兵戎自九天。朝瞻授钺去,时听偃戈旋。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云端临碣石,波际隐朝鲜。
夜壁冲高斗,寒空驻彩旃。倚弓玄兔月,饮马白狼川。
庶物随交泰,苍生解倒悬。四郊增气象,万里绝风烟。
关塞鸿勋著,京华甲第全。落梅横吹后,春色凯歌前。
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盘石藩维固,升坛礼乐先。国章荣印绶,公服贵貂蝉。
乐善旌深德,输忠格上玄。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圣祚雄图广,师贞武德虔。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华省征群乂,霜台举二贤。岂伊公望远,曾是茂才迁。
并秉韬钤术,兼该翰墨筵。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振玉登辽甸,摐金历蓟壖。度河飞羽檄,横海泛楼船。
北伐声逾迈,东征务以专。讲戎喧涿野,料敌静居延。
军势持三略,兵戎自九天。朝瞻授钺去,时听偃戈旋。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云端临碣石,波际隐朝鲜。
夜壁冲高斗,寒空驻彩旃。倚弓玄兔月,饮马白狼川。
庶物随交泰,苍生解倒悬。四郊增气象,万里绝风烟。
关塞鸿勋著,京华甲第全。落梅横吹后,春色凯歌前。
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岂伊(豈伊)qǐ yī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漢語大詞典》
公望 gōng wàng
(1).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南史·谢举传》:“上曰:‘ 举 非止歷官已多,亦人伦仪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 唐 白居易 《除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某官 许孟容 才志甚大,言论甚高,在臺阁间蔼然公望。”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 张正甫 ﹞久处散地,实非所宜,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节度﹞治声甚美,公望甚重。” ——《漢語大詞典》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 张正甫 ﹞久处散地,实非所宜,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节度﹞治声甚美,公望甚重。”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 时间长:~古。~祖。长~。永~。
-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 深奥:言近旨~。
-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茂才 mào cái
即秀才。因避 汉 光武帝 名讳,改秀为茂。 明 清 时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叫秀才,也沿称茂才。《后汉书·黄琬传》:“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南史·刘之遴传》:“年十五,举茂才,明经对策, 沈约 、 任昉 见而异之。” 清 侯方域 《贾生传》:“閒读书为文词,干謁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 贾生 年二十餘。”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先前,我也曾问过 赵太爷 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 ——《漢語大詞典》
迁 ( 遷 ) qiān
迁 [ qiān ]
- 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居。~移。~徙。
- 变动,转变:变~。~就(改变自己的意见,凑合别人)。~延(拖延)。~怒。事过境~。
- 贬谪,放逐:~谪(贬官远地)。~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