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霏霏微微点长露。

任华唐代〕《怀素上人草书歌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
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
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
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
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
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
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
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
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
欻若长蛇戎律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
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
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兴不尽,
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
褭褭枯藤万丈悬。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或如丝,
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
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褵褷,
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
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
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
入乎苍穹。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
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
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
霏霏微微点长露。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
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狂僧狂僧,
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
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霏霏微微

霏霏 fēi fēi
(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漢語大詞典》
微微 wēi wēi
(1).微贱;幼小;渺小。《汉书·韦贤传》:“微微老夫,咨既迁絶,洋洋 仲尼 ,视我遗烈。”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 汉 嗣,我王匡之。” 晋 傅咸 《申怀赋》:“微微小子。”
(2).隐约;淡远。 南朝 梁 沈约 《刘真人东山还》诗:“连峯竟无已,积翠远微微。” 唐 陈子昂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诗:“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3).轻微;稍微。 明 张煌言 《立秋同诸子限韵》:“清露微微沾薜荔,凉风淡淡拂松杉。” 叶圣陶 《隔膜·欢迎》:“他那平滑的脸上微微露出轻视的笑。”
(4).犹蒙蒙。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遂乃沉阴坱圠,甘泽微微,雨我公田,爰暨于私。”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期云生西北,雾起东南,落下微微细雨。”
(5).幽静貌。《文选·张衡〈南都赋〉》:“ 章陵 鬱以青葱,清庙肃以微微。” 李善 注:“微微,幽静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竦肃肃以静謐,密微微其清闲。”《隋书·音乐志上》:“神宫肃肃,灵寝微微。”
(6).主单位的一万亿分之一。如:微微法拉。  ——《漢語大詞典》
点 ( 點 ) diǎn
点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雨。几~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极~。居民~。
  6. 项,部分,方面:优~。要~。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画。三~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评~。~缀。画龙~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头。~穴。
  11. 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菜。~将(jiàng )。听众~播。
  14. 指示,启发:指~。~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16. 污:~污。~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读轻声)。
  18. 同“踮”。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露 lòu/lù《國語辭典》

露 [ lù ]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珠。《楚辞·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芳香可饮的酒或液体。如:「玫瑰露」、「果子露」。
  3. 姓。如汉代有露平。
  1. 表现、显现。如:「显露」、「表露」、「暴露」、「原形毕露」。

露 [ lòu ]

  1. 显现。如:「露出马脚」、「衣角外露」。
  2. 泄漏。如:「露了口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