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牛歌鱼笛山月上,

杜牧唐代〕《登九峰楼

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牛歌鱼笛山月上,
鹭渚鹙梁溪日斜。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
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牛歌鱼笛山月

牛歌
杜牧登九峰楼诗见鹙梁下  ——《骈字类编》
鱼笛(魚笛)yú dí
渔人的笛声。 元 陈普 《秋日即事》诗之五:“鱼笛水寒江上晚,荒丛豆叶雨纤纤。”  ——《漢語大詞典》
山月
唐 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
唐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唐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行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唐 李白 九日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唐 王昌龄 送张四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唐 李颀 渔父歌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唐 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唐 李嘉祐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唐 戴叔伦 送张南史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唐 李绅 过荆门 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
唐 朱庆馀 题任处士幽居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
唐 白居易 嵩阳观夜奏霓裳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唐 刘禹锡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唐 皎然 待山月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唐 张祜 题虎丘寺 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
唐 杜牧 登九峰楼 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
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唐 曹邺 早秋宿田舍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唐 皮日休 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
元 赵孟頫 题孙登长啸图 空林无风万籁寂,长啸一声山月寒。  ——《骈字类编》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