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清扬似玉须勤学,

刘商唐代〕《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清扬似玉须勤学,
富贵由人不在天。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
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清扬勤学

清扬(清揚)qīng yáng
(1).谓眼球明亮,黑白分明。《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毛 传:“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 马瑞辰 通释:“据《齐风·猗嗟》篇首章曰:‘美目扬兮。’次章曰:‘美目清兮。’三章即合之曰:‘清扬婉兮。’是清扬皆指目之美。此诗‘清扬婉兮’,义与彼同。”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2).引申为丰采,对人容颜的敬称。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 成自虚 ﹞亦从而语曰:‘暗中不可悉揖清扬,他日无以为子孙之旧。请各称其官及名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拜识清扬,情逾骨肉。”
(3).声音清亮高扬。《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清 陆次云 《湖壖杂记》:“一僧……静宣贝叶,击鱼按节,梵韵清扬。”  ——《漢語大詞典》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须 ( 須 鬚 ) xū
须 [ xū ]
  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臾〕片刻,一会儿。
  4.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勤学(勤學)qín xué
努力学习。《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悟 ﹞依旧留在衙门中勤学。三年之后,学业已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十四》:“《示儿》诗自言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而备述屋宇之塏爽,妻受誥封,所往还无非卿大夫,以诱其勤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