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朱敦儒宋代〕《鹊桥仙

姮娥怕闹,银蟾传令,且与遮鸾翳凤。直须人睡俗尘清,放云汉、冰轮徐动。
山翁散发,披衣松下,琴奏瑶池三弄。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鹤警露华浊世做梦

曲 qū/qǔ《國語辭典》

曲 [ qū ]

  1. 拐弯的地方。如:「山曲」、「河曲」。唐·李白〈惜余春赋〉:「汉之曲兮江之潭。」
  2. 事理不直。如:「是非曲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3. 心中的隐情。如:「衷曲」、「心曲」、「互通款曲」。
  4. 偏僻的小地方。如:「乡曲」。唐·蒋防《霍小玉传》:「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
  5. 局部、一部分。《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6. 养蚕的器具。《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
  7. 姓。如汉代有曲证。
  1. 弯折。如:「曲膝」、「曲突徙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通「屈」。
  1. 不直的。如:「曲线」、「曲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曲刃钩之,直兵推之。」
  2. 不正的、偏邪的。如:「歪曲」、「邪曲」。《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
  1. 勉强的。如:「委曲求全」。《镜花缘·第四六回》:「甥女主意已定,务望舅舅曲从。」
  2. 周全、尽心尽力。如:「曲尽孝道」。《易经·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

曲 [ qǔ ]

  1. 乐歌。如:「歌曲」、「小曲」、「舞曲」、「曲高和寡」。唐·杜甫〈赠花卿〉诗:「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 文体名。中国古典韵文之一。元时最盛行,故称为「元曲」。分散曲、剧曲二种。
  3. 量词。计算歌曲、乐曲的单位。如:「高歌一曲」。五代十国南唐·李煜〈一斛珠·晚妆初过〉词:「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鹤警(鶴警)hè jǐng
谓鹤性机警。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周处 《风土记》:“鸣鹤戒露,此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宵汀鹤警,乘鼓吹而齐鸣;晓峡猿清,挟霜鐘而赴节。” 宋 朱敦儒 《鹊桥仙》词:“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漢語大詞典》
露华(露華)lù huá
(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1.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3.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3.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1.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3.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浊世(濁世)zhuó shì
(1).混乱的时世。《楚辞·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宋 范成大 《玉华楼夜醮》诗:“下睨浊世悲蜉蝣,桂旗偃蹇澹少休。”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媒妁之言》:“他翩翩浊世风标湛,是豪雄好驾鸞驂。”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劲草〉译本序》:“坚洁之操,不挠於浊世。故译称《劲草》云。”
(2).佛教语。指五浊恶世。《法华经·劝持品》:“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説法。”参见“ 五浊恶世 ”。  ——《漢語大詞典》
饶 ( 饒 ) ráo
饶 [ ráo ]
  1. 富足,多:富~。~裕。~舌(多话)。
  2. 宽恕,免除处罚:~恕。~命。
  3. 尽管:~这样,他还不同意。
  4. 另外增添:~头。买十~一。
  5. 姓。
伊 yī《國語辭典》

伊 [ yī ]

  1. 第三人称代名词,相当于「彼」、「他」。《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第二人称代名词,相当于「你」。《董西厢·卷七》:「我于伊志诚没倦怠,你于我坚心莫更改。」元·佚名《马陵道·第三折》:「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
  1. 表示肯定,相当于「是」。《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
  1. 发语词,无义。《诗经·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文选·陆机·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2. 文言助词,表示「刚刚」的意思。如:「就职伊始」、「开幕伊始」。
  1. 姓。如商朝有伊尹。
做梦(做夢)zuò mèng
(1).睡眠中因大脑里的抑制过程不彻底,在意识中呈现出种种幻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原来阴间业镜照出 毛 妻 张氏 同受银子之时, 张氏 在阳间恰像做梦一般,也梦见阴司对理之状。” 丁玲 《韦护》第二章:“她以为她一定在做梦,她反把眼闭着了。”
(2).比喻幻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就是那掌柜自家,也还在那里做梦,不知是那一个骗他的呢?”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别在这儿做梦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